159名“小海豚”暑假集结!广应科全运会志愿者返校

发布日期:2025-08-10

青春志愿归校集结,温暖保障备物护航。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毽球项目决赛开赛还有6天之际,8月9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的159名赛会志愿者们已带着满满的期待顺利返校,正式进入赛前冲刺筹备阶段。

暑假期间,即将成为全运会“小海豚”的广应科学生来自各个22级、23级和24级的各个专业,他们从各自家中向学校集结,沉静了近一个月的校园又恢复了久违的活力。为保障159名赛会志愿者学生的生活,学校统一集中安排住宿,并为每个学生配置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广应科人迎接赛事的严谨与热情,而这群青春力量,更将成为全运会毽球赛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保障到位,筑牢志愿后盾

赛事志愿者们刚踏入校园,便迎来了专属的“返校仪式”——在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排队领取赛事物资:印有全运会标识的志愿者服装、各宿舍的钥匙、免费水卡等物品。随后,志愿者们前往集中住宿点安顿,统一的住宿安排不仅便于团队管理与紧急集合,更让大家在赛前形成团结的浓厚氛围。

为保障十五运会赛会志愿者以良好状态投身服务,学校精心筹备,为志愿者配备完善生活物资。其中,有枕套、枕芯、被套、冬季被芯、床垫、床单等全套床上用品,打造舒适休息环境;也有脸盆、水桶、垃圾篓等生活用具,以及拖鞋、毛巾、牙刷牙膏套装、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漱清洁物资。从起居到日常清洁,全方位为志愿者生活提供便利与坚实保障。这些物资承载着学校的关怀,让志愿者们无后顾之忧,能以饱满精神奔赴服务岗位,用行动点亮志愿之光。

培训多维开展,锻造专业力量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毽球项目比赛的赛会志愿者,全部由“东道主”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派遣。赛事在自己学校举行,159名赛会志愿者更带着亲切感。为助力志愿者更好地投入赛事服务,肇庆团市委、广应科团委从8月10日-16日将组织系列培训。

志愿者培训分阶段、按类别有序进行。其中,开展场馆基础与通用知识培训,会帮助志愿者熟悉场馆流线、区域划分,同时讲解赛事介绍、服务礼仪、服装规范、纪律要求,并开展防蚊灭蚊宣传,让志愿者对服务场景和基础要求有全面了解;岗位专项实操培训,针对竞赛和机动志愿者、医疗保障志愿者分别开展实操培训;聚焦安保志愿者,围绕安保工作守则、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开展专门培训,提升安保志愿者的岗位履职能力。此外,还将持续推进礼仪志愿者的专项岗位培训,帮助礼仪志愿者熟练掌握相关服务规范和礼仪要求,保障服务质量。学校将通过系统培训,助力志愿者以专业姿态服务赛事,为全运会毽球赛添彩。

青春奔赴赛场,诠释服务价值

对于全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而言,志愿者们从来不是“配角”。在毽球项目中,他们将是连接赛场内外的重要纽带:从运动员入场引导、检录协助,到观众咨询解答、赛场秩序维护;从赛事数据记录、即时信息传递,到突发状况响应,每一个环节的顺畅运转,都离不开他们的细致与高效。更重要的是,他们是赛事的“温度传递者”。

来自广应科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体育的热爱和对服务的热忱,既能用专业素养保障赛事流程,也能用真诚笑容让参与者们感受到东道主的温暖。随着倒计时数字一天天减少,志愿者们的准备节奏也在加快,每日的岗位培训、流程演练、团队协作磨合,校园里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小到洗漱用品,大到服装衣帽,学校和全运会组委会筹备的不仅是生活保障,更是对志愿精神的有力呼应。当广应科志愿者们带着这份温暖奔赴岗位,后勤保障的价值也将在服务中延伸——它是志愿力量的“补给站”,让青春身影更有底气发光发热,以饱满状态投身全运服务。

广应科学子们正以最饱满的状态,等待着全运会毽球赛事的鸣哨开赛。这些被温暖守护的志愿者,也必将以真诚服务,为赛事添彩、为志愿精神代言,让保障的温度与服务的热度,共同点燃全运赛场的精彩,并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全运会写下属于广应科的青春注脚。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团 赖惠娴

图片:党委宣传部 刘烨臻

         新闻中心记者团 吴宇新 廖斌

编辑:新闻中心记者团 龙爽

审核:李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