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精心打造的“创客广东”大赛肇庆赛区于9月27日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汇聚了无数智慧火花与创新梦想的盛宴中,广应科队伍的各位项目代表激情澎湃地阐述参赛项目,从容应对着评委们提出的难题,充分展示了技术优势明显、科研力量雄厚、市场前景广阔等项目亮点。在众多科技队伍中脱颖而出。不仅荣获了最佳组织奖,更在激烈的竞争中摘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桂冠,展现了应科学子的无限创意与卓越风采。
图源:“创客广东”肇庆赛区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以“创客肇庆 匠心南粤”为主题,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肇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肇庆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旨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赛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8个参赛领域,分创客组和企业组进行。每组采用“8分钟路演+4分钟答辩+评委打分”的方式参加评审,围绕团队构成、技术实力、商业模式、市场前景、财务及融资计划等方面进行阐述。
图源:“创客广东”肇庆赛区比赛现场
在人工智能与设计、磁悬浮轴承技术、以及循环农业三大前沿领域,,广应科队伍凭借深厚的学科底蕴和跨学科的合作优势,在这三大前沿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这不仅体现了我校在各个行业均有涉猎,更体现了我校对创新创业各个领域的融合进步。其中,黄有劲同学的团队聚焦于人工智能与设计融合建设方面,以其前瞻性的技术理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获得了一等奖,并成功进入省赛。值得一提的是,由他的项目《AI创意引擎X-重塑生产业态》巧妙融合了美术设计的艺术魅力与人工智能的尖端技术,通过设计创新引领产值增长,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当前人工智能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生成式AI在工业制造、自然语言处理及智能对话系统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正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黄有劲团队的项目正是针对行业痛点,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展现了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与技术使命感。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示了广应科学子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图源:“创客广东”肇庆赛区比赛现场
与此同时,马英恒同学的项目《“磁”之以恒——磁轴承“高效长寿”技术赋能者》更是抓住了目前磁悬浮轴承市场规模逐步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机遇,针对轴承抗冲击性能差,转子回转精度低、磁轴承磁力不稳定的市场三大痛点,通过耦合三者抗冲击性能评估的高水平技术提升了稳定性、安全性和持久性。助推我国由轴承大国发展为轴承强国助力我国制造业转型提升发展,这一项目赢得现场一致好评,以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运用斩获创客广东二等奖,展现了广应科学子在高科技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
图源:“创客广东”肇庆赛区比赛现场
而周紫仪同学的项目《小蜣科技——循环农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则聚焦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针对畜禽粪便处理难题,采用稳定复合微生物菌群、先进生物有机肥设备及精准筛分技术等创新手段,不仅提升了有机肥的生产效率与质量,还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农业绿色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荣获创客广东三等奖,体现了广应科学子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
图源:“创客广东”肇庆赛区比赛现场
这三位同学的项目,各自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农业循环经济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展现了广应科学子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更彰显了他们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坚定信念。此外,广应科院校由计算机学院推荐的项目《Bridging Stars Future(拾星未来)——GAI绘本绘画辅助自闭症孩子个性化学习平台》和《明眸导行——数智导盲杖》,法政学院推荐的项目《黄梅戏——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和《鼎鼎有铭——享鼎湖山数字文创新体验》;经管学院推荐的项目《智绘视界—Al算力赋能盲人出行智能穿戴设备》,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推荐的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摄像头智能监考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拣系统》7个项目获得优秀奖和25强。这些成果不仅是对学校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学生们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的最好回报。这些项目涵盖了AI绘本绘画、数智导盲杖、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盲人出行智能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推动科技与人文、社会深度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卓越成就。
“创客广东”大赛肇庆赛区的成功举办,广应科项目接连斩获一二三等奖,不仅为广应科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梦想。学校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