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 团学工作

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勇担使命 团结青年在新时代新松田新发展中奉献青春力量 ———共青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0-04-1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之际,在全院师生凝心聚力,贯彻落实学院庞永师院长提出的六大工程和党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共建美好新松田的新形势下,共青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

第一部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六年

过去六年,我院各级团组织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和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强化自身组织建设为保障,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共青团改革,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一、凝聚青年,高举团旗跟党走

1.点亮团建主题灯塔,用新思想引领青年。

团委以“灯塔工程”为依托,以“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为载体,积极发挥灯塔引领作用,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强化团员青年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紧紧抓住党的十九大和团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五四”、“七一”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学思践悟新时代,奋发有为新征程”、“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青年大学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系列形式多样的特色主题团日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团员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六年来,有2人被团中央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9人被团省委(省学联)评为广东省优秀个人、67人被团市委评为广州市优秀个人,33人被评为增城市(区)优秀个人。

2.构建青马工程育人体系,用新知识培育青年。

团委依托“青马工程”,建立院系联动的二级团校培训育人体系。以院级“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为核心,以系“青马工程”培训班为支点,对我院团员青年进行思想引领和素质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能堪当大任、充分发挥共青团战斗堡垒作用的优秀青年骨干。自开展“青马工程”以来,至今已培养了1000多名青年骨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院学生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优良学风建设,传播校园正能量,维护校园稳定与发展大局。

3.构建“红网”阵地,用新媒体领航青年。

团委积极把握学生特点,顺应新媒体发展,构建以网站、青年之声、广播台、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等为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平台,积极组建由院、系、班三级体系组成的网络文明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红网阵地,积极开展专项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延伸学生管理手臂,激发基层团组织交流活力,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服务学院发展大局和学生成长。

团委积极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官方微信公众号用户数累计达11556人,在全省151所高校团委公众号排名中进前50名,最好排名全省第14名。

4.开展共青团评优评先,用榜样的力量影响青年。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发掘青年榜样,引导全院青年学子向先锋模范学习,推动我院共青团工作更上一层楼,团委以“五四评优”为依托,着力塑造青年先锋好榜样。六年来,通过“五四评优”,共表彰“五四红旗团委”14个,“五四红旗团(总)支部”3个,“先进团支部”60个,“优秀团干部”550名,“优秀团员”975名,“优秀学生会干部”316名,“星级志愿者”294人。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向上向善。

二、服务大局,围绕育人中心工作,促发展

1. 突出松田特色,多彩校园文化育青年

为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团委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嘉年华、学术科技节等品牌活动为依托,举办了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辩论赛、中英文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篮球联赛、社团音乐会、文艺晚会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主动服务学院人才培养,促进学生成才成长。如参加全国美育成果展评获一等奖1项;参加全国手风琴大赛获金奖1项;参加全国征文比赛获三等奖1项;参加全国青少年书画作品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广东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参加广东省校园文化艺术节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8项;参加广东省声乐比赛获二等奖2项;参加广东省艺术展演获三等奖2项;参加广东省翻译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参加广东省体育舞蹈比赛获一、二、三等奖40余项等。

2.加强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指导,培养青年创新能力

团委积极拓展实践育人空间,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主动服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挑战杯”、“蓝桥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为重点,积极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给予经费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竞赛,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六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145个、省级竞赛奖项217个、市级竞赛奖项18个。获得“攀登计划”科技创新项目14项,资助资金26.5万元。积极发挥课外竞赛育人和团教协同育人的优势。

3.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打造松田志愿服务品牌

团委注重实践育人,大力推行“i志愿”服务,现有线上注册i志愿者7060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与朱村街团工委志愿服务联动合作,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义务支教、医疗宣讲、文化帮扶、环境保护、文艺汇演、体育拓展、“三下乡”、“爱校如家”、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和关爱行动,连续15年对口支教服务朱村街南岗小学,受到广大青少年和社会的欢迎及认可。

六年来,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实践人数累计6537人次,参与无偿献血人数2621人次,合计献血量达50万毫升。先后获:广东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广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广东省志愿服务铜奖、广东省社会实践项目立项2项、增城市(区)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增城市(区)共青团贡献奖、广州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20余人被评为广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三、当好桥梁,引领青年凝共识、聚力量

1.落实1+100制度,加强青年交流联系。

团委专职干部每人每年直接联系2个以上基层团支部和100名普通团员青年,指导团支部建设和团员服务教育培养;每学期讲1次团课、参加2次主题团日活动、进行3次谈心谈话;定期走访、调研院系团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青年座谈会,倾听团员青年诉求,梳理分析对共青团的意见建议,并给予及时反馈,始终坚持做团员青年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

2.积极推进智慧团建,加强团员系统化管理。

为贯彻落实上级团组织工作部署,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团委以“网络连支部,服务聚青年,团在你身边”为工作目标,积极在全院推广使用“智慧团建”团务系统,积极完成“智慧团建”团员数据库及基础团务互联网架构搭建工作。全院团员、团干、团组织激活率均达到100%。

四、从严治团,促进共青团强基础、增活力

1.加强党建带团建,构建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构建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联合会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委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和管理,推动学生会按照《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要求深化改革,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各级学生会由同级团委归口指导。团委支持指导学生社团按照《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规范发展。

2.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团组织活力。

认真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班团一体化”改革,贯彻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加强团员民主评议教育,开展多样化多维度共青团建设活动,不断促进共青团队伍建设,不断开创我院基层团工作新局面。

回顾总结六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要做好共青团工作,必须做到:

坚持党的领导,高举团旗跟党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建带团建,教育引导青年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服务学院育人工作大局,不断拓展领域,强化功能,把共青团工作与学院“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相结合,把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青年为本,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人翁精神,竭诚为青年服务,找准工作方向和切入点,务求工作实效;

坚持“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科学发展,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面对新形势要不断开拓创新,适应新媒体等科技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共青团工作;

坚持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注重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增强凝聚力,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保证共青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党的事业培养合格的助手和后备军。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忆往昔我们深切感到,我院共青团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离不开全院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本届团委,向长期关心、支持我院共青团事业的各级领导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为我院共青团事业发展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历届团干、团员青年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勤奋工作在第一线的各级团干部和积极参与共青团活动的广大团员青年致以亲切的问候!

总结六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高校共青团改革目标、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党的要求和团员青年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深入实际调研不够。新时代团员青年的特点和需求不同,要求我们应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把握其实际需要,才能更好的发挥团组织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育人功能。

二是深入探索创新不够。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缺少深入的研究分析,利用网络新技术手段还需进一步加强,特色工作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基层团组织建设活力不足。面对新的形势,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激活团支部活力,提高基层团建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将是未来我院团建工作的重点。

四是高雅艺术文化活动不多。新时代新松田新青年,需要更多高雅艺术文化活动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在学院加大投入的新发展机遇下,有待进一步着重加强建设。

五是竞赛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科学合理的竞赛工作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速发展,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和建设。

第二部分:学院共青团工作未来五年努力方向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青年的事业。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和对青年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我院各级团组织要抓住机遇,明确工作职能,把共青团工作放到学院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明确思路,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积极作为,推动共青团事业再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学院2018年暑期中层干部会议庞永师院长工作报告和学院党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深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优良学风创建工程和我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共青团三年行动计划》,团结带领全院团学青年凝心聚力,共建美好新松田。

今后五年我院共青团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团员素质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以“灯塔工程”——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为统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全面提高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服务学院学生管理。 

二、加强学生干部培养,服务学院发展大局

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通过“青马工程”和竞争上岗选拔及长期培养锻炼,培养好教育好管理好学生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优良学风建设,传播校园正能量,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学院的发展大局和文明校园建设奉献力量。

三、加强学生社团管理,打造社团文化名片

贯彻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按照《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规范社团管理,加强社团阵地育人建设,支持社团文化建设发展。重点加大特色专业社团的支持和培育力度,打造松田特色社团名片,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四、打造校园精品活动,优化文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为统领,突出专业特色,侧重学术和文化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以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社团文化嘉年华等品牌活动为依托,探索推进“一系一品牌”、“一系一特色”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体系,主动服务学院人才培养,促进学生成才成长。

五、加强课外竞赛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主动服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挑战杯”、“蓝桥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为重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科技、文体、艺术竞赛,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六、开展志愿服务实践,培养学生责任担当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继续深化与朱村街团工委志愿服务合作,持续深入社区开展义务支教、文化帮扶、环境保护、文艺汇演、“三下乡”、无偿献血等实践活动和关爱行动,深化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担当精神。

七、积极推进“爱校如家”+ 活动,共建文明校园

贯彻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强化文明校园建设”,重视加强大学生文明素质培养,深化“爱校如家”文化教育,持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长效开展“爱校如家”校园文明建设活动,通过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共建文明校园。

八、加强红网阵地建设,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

加强构建以网站、微信、广播台、QQ工作群、智慧团建、i志愿、青年之声等为一体的红网阵地,建设院、系、班三级网络文明宣传队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团组织的动员能力,激发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活力,服务学院大局和学生成长。

九、推动共青团改革落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同各相关部门和各系的沟通协同,逐步推进《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培养打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切实加强促进共青团建设,为共青团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服务学院育人发展大局。

十、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推动团工作提质发展

贯彻落实学院“管理规范建设工程”,全面从严治团,加强共青团工作制度化建设,修订完善各项共青团工作制度。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制订出台学院竞赛工作获奖激励机制和社团指导工作量认定机制,调动、激发广大师生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院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速发展。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回顾过去,我们不辱使命;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伟大的时代催生壮丽的事业,壮丽的事业需要青春的奉献。做好未来五年我院共青团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立足新起点,明确新任务,创造新业绩,在新时代新松田新发展中谱写出新的青春篇章,做出共青团应有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邮编:511370电话:020-82850018党委办公室工作电话: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