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院领导的指导和学生处、社会科学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工作要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方面,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心理与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生心理团队活动、学生个体辅导、学生团队培训等形式尝试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现将近年来我院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我院从2004年开始把《心理与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自2004年9月始,“心理与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课时16时,1个学分,对象是所有新生,课程普及率为100%。2015年,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粤教思办函[2015]43号《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通知》以及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广东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标准》的文件精神,《心理与健康教育》课程从原来每学期32学时增加到36学时。课程结构为理论教学18学时,活动课18学时,2学分。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心理调试以及心理危机应对的能力,更好的度过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大学生涯。并为将来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活动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淡化理论教学; 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引领教学,以体验式教学为手段,让学生在参与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提升,达到自我觉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真正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自我成长。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为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给予学生科学有效地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摆脱心理障碍。我院的心理健康教研室还针对大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开设相关的讲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例如:《大学生活,从“心开始”》、《心灵有约、健康同行》、《一手学业,一手爱情》、《趟过青春“多恼河”》等。
三、开展丰富的学生心理团体活动
我院的团体心理辅导并没有与课程分离,而是承自同一个体系,为课程服务,更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团队的形成、定向越野、自我探索、自信心训练、人际交流与沟通练习、房树人、团队小结等,重在利用由众人形成的社会情境和团体成员的互动、互知、互信增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团体成员之间能讨论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察觉,及察觉的反馈,有助于经由别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发展、预防及治疗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教育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四、全面开展个体咨询工作
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个人家庭或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的比较轻微,经过个人的调适很快就会适应,有的则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目前,我院全面开放对全体在校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形式有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写咨询、危机干预、朋辈咨询等。
五、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院学生处的领导下,构建了“院心理咨询中心、系部心理健康辅导站、班级学生心理委员”三级组织网络。由各系部担任学生工作的副主任主管系部心理辅导站的负责人,由各辅导员从各班选拨出1-2名心理委员,由心理咨询中心对各系部的心理健康辅导站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引导他们做好本专业、本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开展心理健康自助活动。为此,我们制定并实行了双周一次的心理委员例会制度,开展双周一次的心理委员汇报心理健康信息活动;通过学生组织“心理互助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晴雨表”、“心理课程的建议”等措施,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员和心理互助会的建立,为我们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有效的帮助,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班级心理委员。他们不但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班级心理辅导员的任务,而且还多次成功组织多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及每学期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各项活动,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各种活动中,也开发了他们自身的潜能、锻炼了他们做事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品质,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月”活动
为了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心理互助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到2018年11月,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35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小测试现场咨询、展播心理影片、开展游园会活动、表演心理剧、心理漫画大赛、做心理游戏、心理知识黑板报大赛等,使得参与的同学学会大学生活、懂得大学生活,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顺利度过心理不适应的危机,建设和谐的自我。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和危机预防体系,制定制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配备了专业的专兼职队伍,完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各项活动,鼓励相关的科研立项,探索并形成本院的教育特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对今后心理咨询工作的建议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不仅要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同时还需要关注:
提高学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辅导水平,有必要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专题的培训,让班主任通过心理团体活动的亲身体验学习和掌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