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通信工程专业于2015年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审批,2016年9月本校第一届招生。该专业涉及到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的处理与传输通信系统与工程等,属于宽口径的交叉专业,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人才缺口较大、就业前景广阔。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粵港澳大湾区,服务电信、智能制造产业,围绕电子电路设计、信号的处理与传输、通信系统与工程等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职业素养良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型工程人才。
三、培养规格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必须成绩合格,获得应修168学分,并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人才培养项目中取得规定的10学分。修业期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如下:
|
具体要求 |
知识方面 |
(1)工程能力 (2)问题分析能力 (3)设计/开发能力 (4)科学研究能力 |
能力方面
|
(1)团队协作 (2)工具使用能力 (3)沟通能力 (4)终身学习力 |
素质方面 |
(1)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道德; (2)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求实创新的精神与创业意识; (3)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进步和专业技术发展,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及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模块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课程及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等课程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专业课程体系
图2 公共与通识类课程设置
图3 专业课程设置
其中核心课程包括:
实践课程包括:
课程设计、实验实训课程、专业实践等环节。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共2人,实验员1名,其中讲师职称3人,占比100%,研究生2人,占比67%。教师年龄结构在25-45岁之间。兼职专任教师2人,其中企业中级1人,副高级1人。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有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室、工程制图室、通信原理与高频技术实验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音视频技术实验室/移动通信技术实验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大学物理实验室和EDA与嵌入式技术实验室共8间;其中学生创新实验室1间;校企合作单位4个,涉及到实习基地现有4个,分别是广州智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研科电力有限公司、广州品晟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七、学生学科竞赛
本专业尤其是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积极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竞赛和学院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多项活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攀登计划等学科竞赛上均取得优异成绩。
学生获奖部分统计
|
|
|
学生获奖部分截图
八、就业前景指引
能在通信工程、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等行业中从事与科学研究、系统工程运维、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九、报考建议
建议考生在报考本专业时,一定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和实际分数来为衡量,特别是对电子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感兴趣,有志于从事电子设备、嵌入式开发、电路设计、智能家居及物联网行业,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同学建议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