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教授们给青年教师开具教学科研“会诊良方”

发布日期:2023-11-29

      为促进刑法学科高质量发展,11月中旬,刑法教研室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主题活动,“青椒”们就自身遇到的教学科研难题向三位资深教授请教,教授们予以一一解答,夯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OBE教育理念实施基础。

      第一个环节,资深教授们“会诊”青年教师遇到的教学难题。研讨开端,邱艺老师向坐在她对面的三位教授抛出“如何充分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这一重磅问题。对此,胡学相教授认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解题关键是“教学语言表达”和“学生接受程度”,两者又统一于本科教学的基本规则——“知识归纳要清楚、清晰,越简单明了越好;教学要做减法,不做加法;学得容易,想着法让学习变得愉悦”。李建训副教授补充道,“教学不光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还要适度给予压力。我的做法就是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学生‘我要学、想学得更好’的内在动力”。结合旁听青年教师上课的体会,王利荣副院长强调,青年教师既要在教学教法上下功夫钻研琢磨,还要在教学技术上做“有心人”,比如PPT的制作,屏幕上的板书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纲目”,具体知识的讲授要放在“口头上”,能“出口成章”。

      随后,赵哲灏老师总结自己教学情况后,谈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较短,而教的实训课程内容多,减慢进度‘补理论’,但课时又紧张,这让我左右为难”。“我与赵老师一样,也在烦恼这个问题。我讲授的《刑事侦查学》是一门刑法、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融合的交叉学科,正面临着‘多讲一点’,还是‘少讲一些’的两难境地”,王祥传老师也紧接着提出前述问题。

      王利荣副院长就赵哲灏老师的困惑给出了建议,“本科教学,不重要的不讲,自己不懂的不要讲,有的地方还要学会略讲、虚讲”。同时,胡学相教授就王祥传老师遇到的难题给予明确回应,“从学科性质来说,《刑事侦查学》并不是规范性、理论性学科,是一门侦查策略的艺术,此课程的魅力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发现事实。规则要讲,但是,课程重心是讲策略,这样,这门课才能讲活、讲生动,学生也爱听”。
      第二个环节,青年教师就提交的学术论文进行简要阐述。首先,王祥传介绍了《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犯罪化进路与归正》一文的写作背景和论证思路。王利荣副院长就该文的标题、理论要点和修改意见进行指导。紧接着,邱艺老师针对《袭警罪中“暴力”的解释》一文的核心要点和概念内涵进行介绍。经过认真审阅,胡学相教授认为,该文下一步的修改重点要在文风、笔风上加强训练,积极营造“对话式”“交流式”论证氛围,观点阐述要更加简洁明了。胡教授还强调,学术写作是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导向旨在通过阅读、比较大量文献资料后,对拟解决问题进行集中、重点突破,另外,青年教师的学术写作要聚焦专业领域新问题、新现象、新领域的“三新”方面下“苦功夫”和“巧功夫”。最后,严乾文老师分享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调取证据制度研究》的写作缘由和文章结构。在与会老师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王利荣副院长强调,写作是“大量收集资料,与不同观点进行对话和交流,但不要跟着它们走”,具体来说,该文的逻辑论证较为缜密,但是,“问题引出”部分和具体问题的阐述、体例安排须继续打磨和雕刻,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
      此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刑法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层面,形成资深教授提携青年教师的培育梯次,为“青椒们”教学科研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也进一步夯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OBE教育理念的实施基础。

松田校园服务

松田校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