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介绍

法学专业

日期:2024-06-03来源:

一、专业定位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法政学院法学专业建于2000年9月,2004年4月获批独立学院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2008年获批为校级特色专业,2016年民商法学入选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2019年获批广东省重点专业,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东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法律行业、数字经济产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家国情怀、法治理念与法律信仰,理论基础扎实,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与法律实践能力,富有社会正义感与团队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在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法律工作,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学生修满本方案规定的 166学分,第二课堂 10学分,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2.素质要求

综合素质:具备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品质,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

政治素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秉持法律信仰,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道德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正义感和法律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具有民主法治观念,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素养,具有明辨审慎的法律判断能力、理性严谨的法律思维技巧、公正严明的法律道德操守和以人为本的法律人文情怀,坚决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

身心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拥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知识要求

通识素养:掌握通识教育类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国际化视野,了解法学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形成整体性知识结构。

通识基础:掌握通识教育类基本知识,能够应用通识思维对法律事实、本质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建立系统化的通识知识体系。

工具知识: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能熟练使用大数据、思维导图等现代化技术和工具,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国内外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法律问题逻辑外化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现实法律问题。

专业知识:掌握法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融会贯通。

专业基础:掌握法学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解决复杂法律纠纷和促进进一步深造学习。

专业拓展:掌握商事、社会保障、知识产权、环境资源保护等领域的核心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运用专业知识寻求最优法律问题解决方案。

4.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能够基于法律行业背景系统的识别、阐述、分析较为复杂的法律实务问题。

方法能力:有效运用实证研究、文献分析、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展开有目的的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专业实践能力:针对不同行业分析其法律实务特点,利用学到的法学相关知识进行专业实践,实现有效的理论转换。

问题分析能力:掌握法学案例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分析常见法学实务问题技能。

设计开发能力:在考虑社会、安全、伦理、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基础上,能够策划与实施法律服务活动。

四、课程体系

法学专业课程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个性发展平台课程三大部分组成。通识教育平台课程通识教育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构成。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四个部分构成。个性发展平台课程分为刑事法方向、民商法方向和特色模块三个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五、师资队伍

目前,法律系拥有专职教师150余人,教授23人,副教授13人,讲师11 人,具有博硕学位的教师占98%,拥有教师、律师双师型的教师占51%。师资团队思政水平高、学术成果丰硕、实践经验丰富。有省级教学名师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有多名硕、博士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课题7项,省级教学成果3项,省部级奖项、高质量学术论文和著作聚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良性互助,形成本科法学专业优势。

六、教学条件

1.教学与实验设备

法学专业拥有丰富的图书期刊资源,教学设备良好。学院现有模拟法庭、速录实训室、仿真谈判室、案例研讨室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7个,实践效果显著。

2.实习基地

学院建有46所实践基地(省级1个),全方位合作单位1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75个,其中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法学专业50%的学生能进入对口岗位集中进行专业综合实习。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