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伴我行。由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法政学院创办的弘扬雷锋精神,征集关于身边的雷锋故事的征文活动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完美落幕了!让我们恭喜以下获奖的同学!
下面请欣赏获奖同学的作品节选
22社会工作1班汪梦婷
英雄归于平凡,平凡铸就英雄。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能发现一些平凡却又不凡的人们,他们是为灾区捐款的普通人,是奔波在抗洪救灾中的勇士,是逆风而行的医护人员,是献身国家科研事业的伟人,他们中的有些人一生隐姓埋名,直到过世之后才渐渐被大家熟知。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也没有人注定要当英雄,所谓英雄,正常时候与常人无异,可当危难来临之时,他们总会挺身而出,逢凶化吉,他们被誉为新时代的雷锋,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标杆。
22法学1班李佳璇
原来奉献是为了帮助他人而献出自己的时间;原来奉献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以帮助他人为乐;原来奉献是他人黑暗中的那一缕光亮。
雷锋精神--友爱精神,藏在人群拥挤的地铁中。在地铁里全部人都当着低头族,但一位蹲在角落的阿姨穿着看起来不是很干净,嘴里时不时说着不同寻常的话,她的旁边放着一个布满时代烙印的麻布袋子,他的与众不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包括我,大家都时不时看着这个"疯疯癫癫"坐在角落的阿姨,但是却没有一个坐着的人给她让座,也不敢靠近碰她。突然大家眼神变得关切而又好奇的眼神,我随着望过去,看到的是一位年轻人主动站起来缓缓走去阿姨身边,把她慢慢扶起来送到他空出来的位置,他说:“阿姨你坐这里吧。”阿姨可能因为生病了并没有回道谢谢,但其实我心里已经替她说了好多句谢谢,我看着他站着扶着手把的样子,我好像看见了当年雷锋年轻的样子,是不是也是这么默默的友爱他人但却那么光彩夺目。
22法学8班邓诗泳
雷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在雷锋同志眼里,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很小,而能为大家做贡献,出一份力,再小他也愿意。而这微小的一份力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我的身边,有着这样一个地方,它叫花城广场,那里有着一个志愿驿站,带头的是曾叔叔,李阿姨等人,他们驿站秉承着常态化志愿服务,每周都开展着垃圾分类、交通安全游戏、问询指引等活动,这些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重要性,交通安全我们该如何保障等,而也在身处迷茫中寻到援助之手。这个志愿服务他们已经坚持有几年了,每个周末和工作日的周二周四他们都会带着几个志愿者坚守至此,为人民服务。而随着雷锋精神的推广,越来越多青少年加入至此。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强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弘扬文明新风。在我心里,这个驿站不再是靠曾叔叔和李阿姨等前辈支撑壮大着,还是靠着一批一批后辈往前挺上。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个人和一群人就能壮大的,是需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22社会工作1班何烨彤
看,还有那些把心血和汗水挥洒在千家万户的扶贫干部;新冠疫情中数不胜数的志愿者,河南洪灾中挺身而出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重庆火山救援中上火场,捐物资的无名英雄......还有帮助独自去医院却不懂打印检查报告的老人的你;为孕妇让座的我;坚持无偿献血的他。。许许多多的不知名的奉献者,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性格不同,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具有雷锋精神。一桩桩小事汇聚了雷锋精神世界的满天星,"做好事不留名"有了更多生动体现
22法学1班郑佳昕
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精神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雷锋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大论述。2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并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和有力载体,也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学习雷锋精神,能够让我们更深刻的领悟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友爱互助”的良好品质。
20行管6班徐奕珊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弘扬雷锋精神,挺起时代脊梁,让我们追寻雷锋的脚步积善成德、崇德向善,不采华名、不兴伪事。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用一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体现了崇高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面向壮阔的未来,我们无比坚信,在迈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的丰厚滋养,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必将迸发出更加光翟眼的光芒,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在这一次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分享自己身边的“雷锋”事迹,让我们看到了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雷锋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榜样,是我们坚持助人的方向,而雷锋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并融入日常生活的伟大精神。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学习雷锋精神,助人亦助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编辑:卢丽云,赖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