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热烈氛围在南粤大地愈发浓厚。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广东频道组织的“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为众多怀揣播音梦想的学子搭建了展现专业风采、传递体育精神的广阔舞台,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来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罗斯同学获得“全运播音员”称号,廖垦城同学获得“最佳精神风貌奖”,我校荣获“全运广播站”称号,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积极备赛 校院协同共促成长
自“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启动以来,广应科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学校将其视为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绝佳契机,构建起“学校统筹 + 院系落地”的组织体系。在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展专题宣讲,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为核心参赛群体,同时鼓励全校感兴趣的学生踊跃报名 ,激发了师生们的参与热情。
为助力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佳绩,学校组建了由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构成的专项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全流程、定制化”支持。从比赛稿件的撰写优化、参赛作品的内容打磨,到录制环节的镜头表现、语言节奏把控,教师们通过小组辅导、一对一沟通等,全方位帮助学生解决备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层层突围 广应科两位学子跻身总决赛
“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竞争激烈,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的学子参与。在前期选拔中,广应科学生历经多轮考核,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稳定的现场表现,陈炫、罗斯、廖垦城、黄梓惠、杨静怡、袁浩文等六位同学成功突围,晋级线下复赛阶段。
复赛阶段,赛事难度与竞争强度进一步升级。广应科选手与来自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国内高水平院校选手同场竞技。面对强劲对手,我校学子沉着应对,充分展现平日所学与备赛成果,最终在大学生组别仅10人晋级的激烈角逐中,我校学生廖垦城、罗斯成功占据两个宝贵名额,强势跻身总决赛,充分彰显了广应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实力与学生的过硬素养。
巅峰对决 学子在专业评委面前展现青春风采
9月20日,“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总决选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总决赛邀请到业内权威专家组成评委团,阵容极具专业性与权威性,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方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主任播音员苏杨、广东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兼首席播音员魏冬青、国家一级演员孙洪涛及广东省朗诵协会会长史子兴等,专家们为晋级同学进行专业讲座并进行为赛事提供专业、公正的评审。
在总决赛舞台上,廖垦城、罗斯两位同学与其他入围选手展开巅峰对决。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娴熟的播音技巧,将对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对全运盛会的热切期待融入每一段播报,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传递体育激情。面对权威评委的专业点评与高水准对手的挑战,两位同学稳定发挥、从容展现,罗斯获得“全运播音员”称号,廖垦城获得“最佳精神风貌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荣耀加身 “全运广播站”彰显五育并举成效

在“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总决选现场,我校作为唯一一所高校代表荣获全运广播站称号,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副部长林朝晖,向我校颁发“全运广播站”牌匾。
学校王海龙老师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获评‘全运广播站’,是对学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成果及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肯定,更生动诠释了学校“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效。
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是极具意义的实践平台,它打破课堂边界,让学生在真实赛事情境中应用理论、拓展视野;同时邀请业内大咖指导,助力学生专业成长。”获得“全运广播站”称号,学校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未来将依托这一平台,持续传播全运精神,激发学生对体育与播音的热爱。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以全国唯一民办高校身份深度参与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承接赛事工作,更在“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中展现卓越专业素养——师生斩获“全运播音员”“最佳精神风貌奖”及唯一高校“全运广播站”称号,实现了专业技能与体育精神传播的双向赋能。这一实践印证了学校“适者大成”核心理念的前瞻性,在服务国家体育盛事的同时,构建了产教融合的鲜活范本。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五育并举路径,以赛事参与反哺教学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体育文化传播的共振中,为中国体育事业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广应科力量”。
信息提供:文学与传媒学院 王海龙
采写:党委宣传部 潘雨欣
编辑:党委宣传部 潘雨欣
审核: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