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借助大湾区丰富红色资源与经济建设成果,拓宽党员视野、提升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激励党员为发展贡献力量。6月21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等11名党员骨干赴深圳开展“探湾区经济脉动 赋党建育人新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行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铸魂育人”行动为主线,将党建引领与大湾区发展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学院党委班子以及党支部书记之间的学习交流,推动党务工作者在考察中分享经验、碰撞思想,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助力学院发展融入大湾区建设浪潮。
第一站:深圳市改革开放展览馆——触摸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
上午10时30分,党员队伍抵达深圳市改革开放展览馆。“大潮起珠江”主题展区,通过“敢为人先勇立潮头”(1978-1992)“增创优势砥砺前行”(1992-2012)“走在前列当好窗口”(2012-2018)三大篇章的沉浸式观展,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感受深圳特区建立40余年间的珍贵影像资料:从蛇口工业区爆破第一声开山炮,到前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从“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到全球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这些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展览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展品、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解说,将党员们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党委组织员庞熙来领誓下,全体党员面向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誓言声声铿锵有力,传递着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坚定信念。
第二站: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解码超大城市治理的“智慧密码”
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位于福田中心区莲花山下,是展示深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窗口。展馆分为“城市共生”“城市共建”“城市共享”三大板块,通过声、光、电、AR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壮丽征程。在充满科技感的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党员们通过数字沙盘全景式领略深圳从“小渔村”到“全球标杆城市”的沧桑巨变。在“城市实验室”互动展区,通过VR技术体验前海自贸区立体化城市设计,大家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了更深理解。党支部书记们表示,未来我们可以借鉴深圳经验,探索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党建服务体系,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三站: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广场——传承改革开放的“精神火种”
下午14时30分,全体党员在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广场举行庄严仪式。在铜像前,党员们肃立默哀,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随后,全体党员同志与铜像合影留念,将这份敬仰之情定格成永恒的记忆。
第四站:改革开放纪念园——感悟城市记忆中的“精神图腾”
深圳改革开放纪念园位于莲花山公园的东南角,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园,与邓小平铜像广场上下呼应。纪念园是在莲花山公园原有空间基础上以“主题雕塑墙”的形式,揭示出重要的“时”“事”“人”背后的精神,通过民众的视角阐释深圳改革开放的成果。园区主景为三段主题雕塑墙,分别以“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为主题,把“深圳人”和“深圳精神”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党员们围坐在山顶,以时间为索引,依次分享深圳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本次活动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实施“铸魂育人”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教师不仅重温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而且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凝聚了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未来将持续深化党建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通过常态化开展跨区域研学、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创新“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为师生党员打造“沉浸式、交互式、赋能式”学习交流矩阵。未来,全院党员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服务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勇当先锋,让党旗在改革前沿高高飘扬!
(审核:王世宇,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