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基本技能培养→专业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培养”的岗位能力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软件工程领域国际标准课程,采用国际通用的教学和考核标准,强化国际化专业沟通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生态系统。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胜任软件系统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管理与维护、软件产品的应用与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建设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学习和借鉴国际上软件工程领域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通用的教学准则,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突出建设以下特色和亮点:
1.教育模式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等方面形成标准化的质量保证体系,为学生提供质量保证的教学效果;建立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跨国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环境。
2.引入软件工程领域国际标准课程,采用国际通用的教学和考核标准,达到学分国际互认,同时加强国际化专业沟通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出国交流和深造提供基础保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生态系统。
3.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专业建设目标明确。以工程应用领域为方向,形成以“web前、后端开发”为主导,基于大规模软件开发的工程技术为核心专业办学特色。
4.建立基于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定期开展“第二课堂”的校企合作模式,在系统能力和工程化的培养上,依据专业发展的特色,寻求相关的软件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工程认识与实践、综合项目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对所选择的工程应用领域理念、开发方法等学习和培养,通过实习实训培养,打造适合特定工程领域发展需求的软件人才。
核心课程:编程基础、编程技术与开发、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通信与网络、java web编程技术、java EE框架技术、综合项目实训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计算机软件相关行业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典型职业:java开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产品应用与技术支持等。也可继续考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硕士研究生。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