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程动员,心向乡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紧扣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双百行动”走深走实,7月10日下午,随着学校动员仪式的圆满举行,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百千万工程”乡韵助农实践团正式吹响了向乡村进发的号角。在团委书记王锐珠老师和陈嘉欢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满怀激情与责任,乘坐大巴前往广州增城区正果镇蒙花布村,开启为期7天的乡村振兴实践之旅。

右二王锐珠老师 右一黄裕中老师 左一陈嘉欢老师
2.安全高效,团队齐心
抵达蒙花布村后,实践团迅速召开第一次会议。王锐珠老师与陈嘉欢老师强调了三大要求:一是安全至上,确保每位队员行动有序,不得擅自离队;二是追求高效,确保实践活动按计划推进,达成既定目标;三是团结协作,鼓励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3.初识蒙花布,美丽乡村画卷展
7月10日晚上,实践团受到蒙花布村村书记高心亮的热情邀请和招待,来到家中开展座谈交流,对蒙花布村的独特魅力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了解。
蒙花布村,这颗镶嵌在正果镇增江河畔的璀璨明珠,以其1.5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拥抱着天然沙滩、榄树林、竹林等宝贵生态资源,是增城区生态保护的典范。荣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蒙花布村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新路径,村内民宿、农家乐等业态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量高达20万人次,并于2023年12月荣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左一 蒙花布村村书记高心亮
4.实地调研,领略自然与人文之美
7月11日清晨,蒙花布村村副书记高伟平及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团队成员带领实践团踏上了探索蒙花布村的旅程。从拦河坝风雨桥头到环村碧道,从阳光沙滩到竹海榄林,每一处都散发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韵味。历史炮台、北回归线公园、客家古围屋等地标,不仅展示了蒙花布村的丰富自然资源,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5.榄雕传情,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7月11日午后,在乌榄榄雕展览馆馆长邱丽华的亲自带领下,实践团踏入了这座艺术的殿堂。馆内,琳琅满目的榄雕工艺品熠熠生辉,其精湛工艺令人赞叹不已,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低语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通过讲解,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榄雕的历史沿革及乌榄系列农副产品的多样性,如榄邑、炒米饼、甘香油榄豉等,感受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农业的和谐共生。
图中 展览馆馆长邱丽华
6.科技助力,赋能乡村振兴
7月12日,与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乡村运营总监柯世明的线下会议,标志着实践团将正式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为蒙花布村量身打造小程序与宣传网页,通过电商直播、视频拍摄等新媒体手段,全方位推广蒙花布村的生态旅游与特色农产品。同时,实践团还将策划亲子自然课堂,以生态教育为纽带,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为蒙花布村的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与无限可能。

右二乡村运营总监柯世明
左五乡村运营总监柯世明 左六村书记高心亮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深入推进,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百千万工程”乡韵助农实践团在蒙花布村已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见证了实践团对乡村的深入探索,更标志着科技与乡村融合发展的崭新起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未来,乡韵助农实践团将继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实际行动为蒙花布村的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供稿:尹健
供图:乡韵助农实践团
编发:邝善恒
初审:易思雨 吉童童
复审:周育山
终审:黄卫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