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3-07-06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新闻学

专业层次:专升本

专业代码:050301

学科门类:文学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2.5年

学习形式:函授

一、招生对象

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身体健康的在职人员或社会其他人员。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融合媒体时代需要、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多媒体专业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结构,熟悉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以及新闻采访、评论、编辑等业务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处理写作能力,能在地方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采、写、编等工作,也能在中小型传媒公司从事新媒体创意和运营等工作,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遵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能以新闻法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推进社会的持续进步。

2具备在融合媒体时代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素质,能够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分析新闻传播学领域现象并解决问题。

3能以适当的技术在社会、环境等背景下行使自己的职责,进行新闻行业的策划。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成功开展与新闻专业职业相关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5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积极发展和主动学习新闻专业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体系

1总体框架

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课程体系,在注重理论知识讲授质量提升的同时,也要增强实践能力,达到人才培养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类别

学分/学时

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

29/464

27

专业课

62/992

58

业能力拓展课

4/64

4

践教学环节

12/192

11

合计

107/1712

100

2课程设置

本专业共设36门课程,其中公共基础9门,专业课23门,职业能力拓展课2实践教学环节2门。具体课程见教学进程表。

3专业核心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摄影基础、摄像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后期制作深度报道、媒介经营与管理、传播学原理

五、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两种形式。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均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得出最终成绩(过程性考核占比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期末考试为闭卷,成绩按百分制记分;职业能力拓展课、实践教学环节(不含毕业论文)采取以考勤交作业形式进行过程性考核;毕业论文(设计)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3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占30%,答辩组最终评定成绩占40%

六、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

1.毕业标准

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相关规定,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获得应修学分,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升本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条件

修业期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实施保障

1依托学校全日制师资队伍,按要求配齐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学校全日制教学条件,数字化资源及专属“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确保各专业线上和线下高质量教学。

2优先征订适合成人高等教育数字化配套教材,思想政治课选用国家统一规划教材。

3统一归口管理,统一财务,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财务保障机制。

确保培养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发展性,服务地方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八、教学进程表

新闻学专升本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代码程

课程名称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线上

教学

线下教学

实验实训

过程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闭卷

开卷

 

1

C100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6

12

 

3

 

 

 

 

 

 

2

C100005

形势与政策

2

32

24

8

 

0.5

0.5

0.5

0.5

 

 

 

3

C10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36

12

 

 

3

 

 

 

 

 

4

C10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6

12

 

 

 

3

 

 

 

 

5

C10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8

36

12

 

 

 

3

 

 

 

 

6

C10000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6

12

 

 

 

 

3

 

 

 

7

C100008

四史教育

2

32

24

8

 

2

 

 

 

 

 

 

8

C050003

大学英语

8

128

96

32

 

2

2

2

2

 

 

 

9

C140002

心理健康

2

32

16

16

 

 

2

 

 

 

 

 

 

29

464

340

124

0

6.5

7.5

8.5

6.5

0

 

 

 

10

C090002

美学基础

2

32

32

 

 

2

 

 

 

 

 

 

11

C090003

视听语言

2

32

16

16

 

 

 

2

 

 

 

 

12

C090004

摄影基础

2

32

16

16

 

 

2

 

 

 

 

 

13

C090006

摄像技术

3

48

24

24

 

 

 

 

3

 

 

 

14

C090008

传播学原理

2

32

32

 

 

 

2

 

 

 

 

 

15

C090007

图形图像处理

3

48

24

24

 

 

 

3

 

 

 

 

16

C090009

影视后期制作

3

48

24

24

 

 

 

 

3

 

 

 

17

C090010

传媒法规与伦理

2

32

32

 

 

2

 

 

 

 

 

 

18

C090011

中国文学作品选读

3

48

48

 

 

 

 

 

3

 

 

 

19

C090012

新闻学概论

3

48

48

 

 

3

 

 

 

 

 

 

20

C090013

中外新闻史

4

64

32

32

 

 

 

4

 

 

 

 

21

C090014

新闻采访与写作

6

96

48

48

 

 

6

 

 

 

 

 

22

C090015

新闻编辑

3

48

36

12

 

3

 

 

 

 

 

 

23

C090016

新闻评论

3

48

24

24

 

 

3

 

 

 

 

 

24

C090017

深度报道

3

48

24

24

 

 

 

 

3

 

 

 

25

C090018

传播心理学

2

32

24

8

 

 

 

2

 

 

 

 

26

C090019

新闻专题写作

3

48

24

24

 

3

 

 

 

 

 

 

27

C090020

广播电视概论

2

32

32

 

 

 

 

 

2

 

 

 

28

C090021

广播电视写作

3

48

24

24

 

 

3

 

 

 

 

 

29

C090022

公共关系学

2

32

32

 

 

 

 

2

 

 

 

 

30

C090023

中外名记者研究

2

32

32

 

 

 

2

 

 

 

 

 

31

C090024

经典影片分析

2

32

32

 

 

 

2

 

 

 

 

 

32

C090025

媒介文化研究

2

32

32

 

 

 

 

 

2

 

 

 

 

62

992

692

300

0

13

20

13

16

0

 

 

 

业能力拓展课

33

C090026

视频直播与营销

2

32

32

 

 

2

 

 

 

 

 

 

34

C090027

数据调查与可视化

2

32

32

 

 

 

 

 

2

 

 

 

 

4

64

64

0

0

2

0

0

2

0

 

 

 

实践教学环节

35

C090001

毕业实习

6

96

 

 

96

 

 

 

 

6

 

 

36

C090000

业论文(设计)

6

96

 

 

96

 

 

 

 

6

 

 

 

12

192

0

0

192

0

0

0

0

 

 

 

 

 

107

1712

1096

424

192

21.5

27.5

21.5

24.5

12

 

分比(%)

64

25

11

20

26

20

23

11

备注:

1. 学分与学时换算,按照1学分16学时进行换算。

2. 请在考核方式中选择“√”填写

3. 四史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选择性必修课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