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是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项重要专业基础技能,也是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及其综合设计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为贯彻学校“OBE”教学理念、提高本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本学期模型实践周教学,2023级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我院程麟、区启铖、杨光专任教师耐心指导下,结合当下前沿智能技术,使用学院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机器完成了为期两周的模型制作课程。
指导教师为学生讲解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与完成模型
01. 建筑与设计学院模型制作室
建筑模型制作室位于笃行楼S4-408,目前有雕刻机1台,激光切割机1台、大尺度工业级3D打印机1台、空压机2台、磨刀机4台、吊磨机10台,泡沫切割机10台、模型专用工具10套等。激光切割机主要进行模型材料(卡纸、有机玻璃等)的切割、雕刻工作。建筑模型实验室用于建筑与设计学院全专业的学生模型操作,主要承担建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模型制作》等实验教学任务。
02. 过程展示
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方案辅导
程老师在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指导与讲解,不仅是对学生技能的直接提升,更是对他们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激发。程老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设计元素和制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帮助他们根据模型需求做出最佳选择。
指导教师为学生示范使用3D打印机
区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同学们全面而细致地阐述了3D打印机的运作原理,逐一解析了构成这一高科技设备的核心部件:包括稳固承载打印作品的打印平台、精密喷射材料的喷嘴,以及存储打印耗材的料盒等。他进一步阐释了3D打印机如何巧妙地读取复杂的数字模型文件,通过层层叠加的精密工艺,将这些虚拟的设计蓝图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实体物品,这一过程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深刻展现了数字技术与建筑制造业融合的无限魅力。
使用3D打印机制作模型构建
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方案辅导
区老师向同学们解释了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原理,即利用高能激光束聚焦在材料上,使其迅速升温并蒸发,从而实现切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区老师启动激光切割机,并展示从加载材料、调整参数到开始切割的全过程。
使用激光切割机制作模型构建
03. 部分模型成果展示
此次模型实践周作品类型丰富,指导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前沿的数字技术融合到模型制作中,不仅深化了对各类建筑特色的理解与呈现,还开创了建筑设计的新视角与表达方式,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的完美交融。
肇庆梅庵大雄宝殿心间模型
23建筑(1)班 朱胜蓝
23建筑(1)班 张鸿楷
指导教师:区启铖,程麟
社区商业中心建筑模型
23建筑(2)班 陈璟
指导教师:程麟,区启铖

社区商业中心建筑模型
23建筑(2)班 梁毅俊
指导教师:程麟,区启铖
幼儿园建筑模型
23城乡规划(1)班 朱彦雅
指导教师:杨光
幼儿园建筑模型
23建筑(2)班 谢书晴
指导教师:程麟,区启铖
总结
通过为期两周的模型制作课程,2023级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借助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设备,掌握了这些现代制造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加深了对现代建筑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融合趋势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对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如空间布局、结构构造、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为期两周的模型制作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建筑1班、23建筑2班指导老师:区启铖、程麟
23城乡规划1班指导老师:杨光
实验室负责老师: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