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重点工作推进部署会议。分析总结了2023-2024年度的科研工作情况,并对2025年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进行了部署。张光宇执行校长、吴舸常务副校长、李根珍校长助理、姚满金财务总监,科研处、教务处、规划处、各二级学院主要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校长吴舸主持。
指引方向
执行校长张光宇教授指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不仅是响应国家和党的重大战略部署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科学研究是衡量高校发展的关键指标,是评估高校综合实力与学术声誉的核心要素,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希望各二级学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肩负起责任和使命,提前谋划,开展有组织科研,在高级别项目、奖项、科研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提出以下期望和要求:
一是抓关键。聚焦关键领域和问题,集中资源和力量,实现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突破。需要各二级学院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组建科研团队。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和凝聚高水平科研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学校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三是实现新突破。鼓励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科研工作向前发展。这包括鼓励跨学科合作、国际合作,以及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
四是落实项目申报。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科研政策动态,积极准备和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和把握科研资助机会,提升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五是加大外来资金到账金额。各二级学院要加大外来资金到账金额,这不仅能够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六是工科发挥引领作用。工科学院要主动走在前面,实现科研新突破,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
七是科研意识的树立。期望各二级学院树立“点上突破,态势新”的科研意识,不断寻求科研工作的创新点和增长点,形成新的科研态势。
精心部署
科研处处长陈学年教授总结分析2023-2024年度科研状况,在肯定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一是二级学院对学科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科建设成效不显;二是缺少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单兵作战,科技攻关和服务社会经济能力不强;三是缺少高层次项目,高级别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少,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政策制度有待完善,缺少有效激励机制;五是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科研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他强调,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元年,科研处将围绕学校创办“优势突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个中心,高标准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导向,以“三园融合发展战略”为抓手,以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研平台为载体,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制度改革创新为动力,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建设省内重点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竞争力,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本科合格评估提供支撑。并就2025年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平台是实施科研工作的载体,学校启动校院二级创新平台培育计划,推进校院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二是科研创新团队引育。实施学科带头人引领学科建设工程,构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三是科研管理团队建设。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落实岗位责任,精准对接服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专业化、信息化、数字化、高效率,提高科研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四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立政、校、企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学校主动服务行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产教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五是院校协同创新。发挥二级学院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积极性,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达成一个共同认识,明确一个重点学科,凝练一个特色方向,建设一个创新平台,引育一个创新团队,取得一个标志成果。
广泛交流
座谈交流环节,院校研究中心主任刘欣教授、体育科技学院副院长韩会军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江凌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龙镇辉教授从科研积极性激发、科研机制更新、学科建设融入百千万工程等方面展开了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心得。这些教授的经验和心得为学校在“十五五”期间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学科建设应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学科间的协同合作推进特色项目和工程,并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让学校能够在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狠抓落实
常务副校长吴舸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这次会议为我们描绘了清晰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蓝图,要求全体教职工需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并贯彻执行,强力推进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科研工作不仅要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更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各二级学院要做好超前谋划和整体统筹,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全面提升科研工作质效,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形成人人重视科研、人人崇尚学术的浓厚氛围,使科研成为高校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展望2025
2025年,科技创新的浪潮汹涌澎湃,既孕育着无限机遇,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恰如及时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大家的信心,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通过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深刻认识到学校在学科研究和科研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重要性和艰巨任务,同时也被激发出昂扬的斗志。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科技创新的浪潮,勇攀学术高峰。推动学校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携手并进,共同书写2025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