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揭牌,新学院!机器人,广应科的“优”选择!

    作者: 日期: 2025-11-12 浏览次数:

    机器人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与科技创新的时代标杆,正驱动着新一轮产业变革。11月11日下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举行揭牌仪式。同时,该产业学院“校企聚力育新才・智能机器启未来”首场讲座,也在当天下午举行。

    学校校长张光宇、常务副校长吴舸,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明、中国区副总裁易涛、教育总监伍平,广东文翰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申明阳,产业学院主任朴波、教学秘书邱璇,以及学校各职能负责人、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领导班子、优必选智能机器人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仪式由我校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院长龙志主持。

    揭牌启新篇共筑AI人才新高地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张光宇校长、吴舸常务副校长,与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明执行董事、易涛副总裁、伍平总监,广东文翰教育科技集团申明阳董事长,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解成俊、党委书记余晓锣等共同为学院揭牌。红色幕布落下,智慧院徽闪耀全场,标志着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

    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是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携手“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科技,共同合作建设的现代产业学院,充分融合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以优必选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核心技术为底座,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广应科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2025年开始招生,生源火爆,首届开设两大新工科专业。其中,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机器人创新班)聚焦机器人系统研发与行业应用,核心课程涵盖SLAM导航、运动控制、语音交互技术;自动化专业(智慧物流机器人创新班)聚焦强化仓储自动化与产线智能化部署能力,主修智能物流机器人部署等课程。学制均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平台强赋能构建“全栈式”育人体系

    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立足智能机器人产业前沿,以“全栈式技术进阶”为核心特色,依托企业全球领先技术,构建“理论教学—虚拟仿真—企业实战”三级课程体系。学院秉持“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践驱动、服务产业”理念,融合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优势,通过“学校教师+企业导师”混合师资队伍,整合“产、学、研、创、赛”多元功能,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战的完整成长平台,培养适应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智能科技惊艳亮相。揭牌仪式后,与会嘉宾移步参观产业学院教学区。在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廖干洲引导下,嘉宾实地参观多个现代化教学空间,观摩各类机器人精彩演示:具备精准仿生互动能力的等人高机器人,可完成握手、舞蹈等复杂动作;搭载自动导航系统的引路机器人,在展厅内精准穿梭、提供智能导览;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小型机器人,共同展现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多元应用与广阔前景。据悉,我校近年来在机器人方向教学比赛创新成果丰硕: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彰显工程实践卓越实力;2025年IEEE国际机器人与系统大会第三名,展现国际学术竞争力;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优秀奖等。这些成绩生动诠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育人理念,为人才培养成效提供有力证明。

    首讲拓前景校企协同共育未来

    当天下午,“校企聚力育新才·智能机器启未来”首场讲座在笃行楼S4-101教室开讲。张光宇校长在讲座中讲话,他指出,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正式揭牌与理事会成立,标志着学院已步入规范管理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针对产业学院建设,张光宇校长深入阐述建设产业学院的三大核心思考:为什么建、与谁共建、怎样建。他表示,建设产业学院是学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践行“适者大成”核心理念的战略行动,旨在推动教育与产业“零距离”对接,精准响应国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的人才需求。

    智能之光初绽,不仅照亮了课堂,更照亮了同学们通往智能机器人世界的“第一扇门”。张光宇校长表示,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开学第一课”——“校企聚力育新才”首讲举办,优必选科技的企业专家将“实战经验”化为“活教材”,打通了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这堂课没有课本,却有最鲜活的产业实践;没有标准答案,却有最前沿的发展思考。”他表示,通过企业导师聘任与协同育人机制,旨在让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出彩”

    张光宇校长寄语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的2025级新生以此为起点,融合技术初心、服务匠心与育人用心,敢想敢创,让青春理想与智能未来同频共振,并期待校企携手共育新苗,静待智能之花绚烂绽放。

    企业共发声三大赋能打造产教新范式

    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易涛指出,2025年人工智能正迎来“生成式AI”爆发,人形机器人也步入“iPhone时刻”。他分享由优必选等企业自主研发的“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完成半程马拉松并创造世界纪录的里程碑事件,强调“机器人的每一步,都是科技迈出的一大步”。

    他提出以“技术赋能、产业赋能、运营赋能”三大支点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通过引入天工机器人、开放“天工开源计划”,共享教育、康养、物流等产业资源,构建“课程共建、师资共享、项目共研、人才共育”的深度融合机制。优必选将与学校携手打造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为国家智能机器人产业提供高质量力量。易涛副总裁期待地表示:“期待在四年后的今天与大家成为同事,同行!”

    在企业导师聘用仪式上,张光宇校长代表学校,为刘明、易涛、伍平、李金莲等四位行业专家颁发聘书,正式成为产业学院首批企业导师,鼎力支持校企合作教学开展。

    专家指路径人形机器人发展与人才准备

    优必选科技执行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明带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与实践”专题讲座。他强调人工智能新突破对机器人产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大模型技术在提升机器人语言处理、场景理解与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在技术创新部分,刘明系统介绍人形机器人产品分类与技术架构,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例,阐述“群脑网络2.0+Co-Agent”构建的AI双循环系统,并详细讲解多项核心技术。针对人才培养,他建议同学们把握时代发展红利,分阶段规划学习路径,介绍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工程师等新兴岗位要求,鼓励大家在校期间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新生致新程以青春书写专业答卷

    2025级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1班徐亮颖同学,代表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新生发言,她表示,产业学院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为同学们提供从课堂知识到产业应用的直通桥梁。面对机器人技术重塑世界的时代浪潮,她倡议同学们永葆好奇、钻研技术,坚守科技向善初心,珍惜团队协作力量,努力成为“有学识、能实践、敢创新”的专业人才。她坚信,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同窗携手共进下,2025级同学一定能用青春与汗水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专业答卷。

    吴舸常务副校长,优必选科技执行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明代表产业学院为新生代表赠送专属礼包,承载学校与合作企业对新生开启专业学习之旅的美好祝愿。这份精心准备的“入学礼”不仅传递关怀,更是播撒创新火种,激励新生从此刻起,以饱满热情踏上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优秀人才的成长之路。

    从“跟跑”到“伴跑”产业。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揭牌,是我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践行“适者大成”核心品牌理念,对接国家战略与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我校与领军企业优必选深度合作,将前沿技术、产业标准与人才需求融入育人全过程,精准回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渴求。这一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在真实产业环境中锻炼成长的实践平台,更推动人才培养实现从“跟跑产业”到“伴跑产业”的转变。通过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助力学子成就职业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成”之局。


    信息提供:智能制造学院

    采写:融媒体中心小应+ 丘思焱 张含静 陈婧崟

    摄影:融媒体中心小应+ 周贤鸿 蔡梓昂 孙正阳

    编辑:党委宣传部 潘雨欣

    审核:李帆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

    肇庆校区: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丰乐路20号;

    邮编:511370  

    电话:020-82850018  

    招生专线: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