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蜕变,与时俱进的名校
——我的松田印象
2007年,薛冰(右)到我院采访美国首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左)作客“松田讲坛”并应邀担任学院客座教授。
(资料图片,摄影:李帆)
文 / 薛冰
初识松田,大约在十年前,我主跑高教新闻不久,一篇投稿令我眼前一亮,并首次知道广州有这样一所民办专科院校---松田学院,“李国年”的名字也因此跳跃眼前,但那时尚未谋面。如今十年过去,带着我结缘该校的“李国年”老师已经是学院的副院长了,松田学院更是发展成为广州名气响当当的民办高校。
事实上,对松田的青睐不仅仅缘于个人情感,更缘于对学校发展建设十多年蜕变的惊讶!
始建于2000年的松田学院,仅仅用四年的时间,就于2004年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该事件曾经轰动教育界。多少民办名校求之不得的殊荣,松田凭着实力硬是攻克下来——
“扎扎实实办学”,这是十年来,松田给我第一印象。从办学投资人到教学一把手,再到莘莘学子,随处可见这种踏实、质朴与真实。源自哪里?我想毫不夸张的说,马云珍正是根植这一品质的人。至今记得初识马总的那个下午,瘦弱精干的他向我诚恳的讲述着他的办学理念,我却听着听着分了心,我在想“一个不让家族事业介入到办学”的老总,何其难得?“给办学管理一片独立的空间”或许于民办高校的创办者而言是极不易做到的,也因此更显其弥足珍贵。
松田给我的第二印象是“锐意创新”。“我的毕业证有毛新宇盖的公章”一名松田毕业学子接受采访时曾骄傲的对我说。是的,在广州乃至全国,松田这一份殊荣独一无二。
毛新宇一家与松田颇有渊源。毛新宇的母亲邵华将军2007年9月出任广州松田职业学院院长;当时毛新宇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邵华去世后,2009年,毛新宇带着母亲遗愿回到松田,出任该院的名誉院长。
前不久,毛新宇又担任新生的兼职班主任,真正与他的学生们融为一体。
这一条条新闻经媒体曝光后,轰动全国,也让松田名气倍增!
但松田并不靠名人光环立校。“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又以人为本。”这才是我体会到的松田办学成功的根基,也是松田给我的第三印象。
紧贴市场办学;制定并实施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训练;这种种举措都是为了让走出校门的学生好用,为用人单位所乐用。校园招聘会上,松田的毕业生以“实干”出名,“工资可以不多,做了再论价”多么实在而可爱的大学生!
“出口”决定“进口”。“高就业率”自然带来“高报考率”的良性循环。作为广东院校中在2B批次唯一招收体育专业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该校录取分数线接近一本线。
松田学院从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全部是广东省体育类考生,专业方向为社区体育、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等。首届社会体育本科生于广州亚运会当年毕业,并服务于亚运会。
每一次到松田采访都感受着他的变化。校园更大了;宿舍又起新楼了;名师又多了几位;学生社团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近期一条消息又见诸报端——学校与增城市妇联共建妇儿活动中心!大学生们不仅多了一块校外实践基地,更重要的接受了一份社会事务,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民办学校生存多艰,已有名气的松田学院也不例外。若干年前,雨竹春笋般成长起来的独立学院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广东的独立学院自然离不开这一大环境,松田学院如何走出新路?如何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锐意创新,开启新的里程碑?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系《信息时报》动态新闻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