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我校在行政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教学督导专题工作会议。常务副校长吴舸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团队、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等70余人参会。会议由校级教学顾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彭雷清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以“督导效能提升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主题,教学督导团团长李艳杰教授做专题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1234”督导理念体系的建设成果,并提出了本年度督导工作的推进方向:以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为核心,重点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报告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并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督导人员的责任意识及专业能力。同时,强化沟通协调,确保信息流通无阻,统一工作标准,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李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全面提升督导工作的效能与质量,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经验交流环节,校级专职督导杨文兵、刘建芬、刘志杨三位教授分别就课堂教学督导提升策略、试卷规范性核查要点、毕业论文(设计)全流程管理等专题进行案例分享,呈现了“督有重点、导有方向、改有实效”的工作范式。
彭雷清教授在主持中强调,督导工作需坚持“三精原则”:精准把握评估标准、精细实施过程监控、精心培育质量文化。特别指出当前督导工作应实现三个转变:从结果评价向过程指导转变,从问题发现向解决方案转变,从个体督导向系统建设转变。
吴舸常务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1.必须明确当前的形势。学校正处于教育部合格评估的关键时期,所有工作都应以此为核心,集中力量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必须重视督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教学环节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即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2.必须加强责任感。只有对每一项工作都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督导工作不仅要致力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更应着重于指导教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必须规范管理流程并持续优化。督导团队应不断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试卷审核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守既定标准,确保每一环节都能精确执行,达到预期效果。
本次会议标志着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工作全面启动,后续将通过建立督导工作信息化平台、开展专项能力培训、实施交叉督导等创新举措,持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