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点激动同时担心是少不了的,我害怕做不好,但是我知道我尽力了,以下便是我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内容: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是中华名族重要发祥地和中国革命圣地。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市内黄陵县桥山之巅,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早在3万年前就有早期智人——黄龙人在这里生活,成为人类早期活动的聚集地之一。5000多年前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带领部的落族人就生活在黄土高原腹地,葬于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黄帝手植柏历经5000多年,让全球华夏儿女体会到“叶落归根”的深刻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舂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延安精神。
历史在延安留下了5808处文化遗址,其中革命文化旧址350多处。此外,延安所在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地貌最典型的地理单元。这些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延安旅游资源呈现出丰富性、至高性、唯一性、垄断性地特点,为延安的旅游赋予了恢宏、博大、壮观的独特气势和无穷魅力。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主导产业开发初具规模。“七五”以来,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大垄沟种植、适时早播等旱作农业技术,粮食产量先后跨越了6亿公斤、7亿公斤、8亿公斤和9亿公斤四个台阶,2000年在遭受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村人均生产粮食仍稳定在500公斤左右,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开发初具规模。2000年,全市烤烟产量1.95万吨,苹果总产43.68万吨,羊子存栏91.64万只,薯类总产74.19万吨,以主导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止1999年,全市8个国定贫困县全部实现越线目标,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第二, 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启动,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进一步加快。引进外资治理的延河流域、杏子河流域等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赞誉。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到200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5.1%,农民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4亩,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初步形成以能源开发为主体的工业布局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是独立核算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6.9亿元(现价),增长4.9% 。是有、煤炭、卷烟、电力四大骨干产业继续发挥了支撑经济全局的作用。全是原油产量246万吨,原油加工量306万吨;大规模企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48.52万吨;卷烟产量14.49万箱;发电量3.39亿千瓦时。市编31户国有工业企业全年实现税金1.8亿元,利润1.49亿元,保持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市场日趋活跃。200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8.02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7.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4.9亿元。全市商业网点1.43万个,其中个体1.4万个,集贸市场195个。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9.5亿元,城乡市场繁荣活跃。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延安机场经过扩建,可以起将大、中型飞机,延安—西安、延安—北京航线保持畅通。西延铁路于1992年8月全线开通运营,神延铁路年内将建成通车。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基本竣工,延延安至安塞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延安邮区中心即将投入使用。1996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村村通电、村村具备通程控电话条件”的“三通”目标。
第五,对外经济技术协作力度加大,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先后与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无锡市,福建省福州市,上海宝山区,北京石景山区,深圳龙岗区等市区缔结了友好关系,与上海市卢湾区达成了建立友好市区意向。引进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世行资金实施了杏子河、延河流域治理二期项目、德援造林项目比利时援助的农村人畜饮水项目,联合国扶贫项目和日元农业综合开发、城镇供水等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与德国埃尔富特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开始启动。
第六,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918所,在校学生51.6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3%。196个乡镇全部完成了“普九”任务,7个县完成了“九”任务,全市提前两年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初级卫生保健网络逐步健全,长期危害群众健康的克山病、地甲病、大骨节、氟中毒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8‰。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3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8.13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444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2.46平方米。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亿元,电话总数达15.38万户,电话普及率8.2部/百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8.7%和91.2%。
第七,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延安在新世纪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延安人民将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面向市场、发挥优势、调整结构、凸显特色”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缩小差距两大任务和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城市化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延战略等工作重点,加快特色经济开发步伐,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的新延安。
此外,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延安市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全市境内现有革命旧址31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珍藏文物3万多件。延安红色资源数量占陕西省的72%,是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和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
延安发展红色旅游,是红色革命旧址和古代文物遗址、自然生态景观、黄土风情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据统计,2006年以来,延安市接待游客数量和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平均每年分别以20.5%、28.5%的速度递增,成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无限回味,更何况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阅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社会实践是一种动力,看到在土地上耕种的农民,在工地上挥汗的工人,我明白了书桌的分量,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哺育了我,国家培养了我,给了我知识和所有;社会实践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