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专业白皮书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 为宗旨,坚持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即面向区域、行业、 产业的应用型,掌握新技术的技能型,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扎实的体能训练技术和运动技能,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体能训练专业本科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体育产业,培养有深厚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人文与科学素养和较强团队合作精神,扎实掌握体能训练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等专业知识,具备不同人群体能测试与评估、体能训练方案设计等工作能力,能够胜任竞技体育、大众健身、特殊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工作,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精专业、懂教育、善融通、会思辨、能创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获得应修164.5学分,并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人才培养项目中取得规定的10学分。修业期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以“平台+模块”为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主干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
2、核心课程
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能测试与评估、运动训练学、运动专项体能理论与实践等。
五、师资队伍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自2018年至今先后引进原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张军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原八一女足高级足球教练、世界毽球冠军、拳击冠军、游泳、田径一级运动员、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管理学硕士、中国式摔跤冠军、健美操冠军、国际级跆拳道运动健将等高水平人才,现已形成以教授为专业带头人的人才梯队和教学团队,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及教科研需要。
六、教学条件
学校不断加大体育场地的投入,不断完善体育场馆及实验室建设。现有室内体育场馆,总面积约 2.9 万平方米,内设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攀岩墙、瑜伽馆、乒乓球馆、体能馆、健身房等十余个体育专业场馆;拥有 3 个专业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解剖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和 1 个体质测试中心,体能训练中心正在筹建中。体完全满足专业建设要求。目前共有28个实习基地,1个省级训练基地--广东省毽球训练基地,1个团体会员单位--广东省拳击协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七、就业方向
本专业围绕健身教练、体能教练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本专业建设遵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本思路,目前拟与 30 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3+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业: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与管理、健身指导、体育活动开发等;面向学校:从事体能教师工作,为竞技运动提供体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