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休闲体育专业赴四姑娘山开展专业实践课程取得历史性突破!

发布日期:2023-06-25

2023年6月18号凌晨6时,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张军院长和王会娟副院长带领休闲体育专业教研室老师和2021级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成功登顶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山大峰。

这次成功登顶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不仅是一次新的突破,更是一次历史新高度,休闲体育专业秉承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正逐步实现休闲体育“考进来,走出去”面向社会的专业特色。

我院晏道炯老师、李杨奎老师、刘佳老师、万蓉老师、罗江兰老师都拥有丰富的雪山攀登经验。晏道炯老师作为休闲体育教研室主任有着丰富的户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李杨奎老师是国家体育总局登山教练员和中国登山协会高级户外指导员,曾成功登顶多座雪山,并多次作为向导带队攀登,户外运动经验丰富;刘佳老师作为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曾多次成功登顶四姑娘山;万蓉老师作为攀岩运动员,曾在2018年成功登顶海拔6010米的西藏洛堆锋,2022年8月成功登顶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山二峰;罗江兰老师曾在2021年10月成功登顶海拔6010米的西藏洛堆锋。

6月14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登山队从肇庆前往成都,并于15日到达3200米的四姑娘山镇,进行物资的补给与适应性休整。

作为专业实践课程,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登上雪山的顶峰,更希望同学们能在实践活动中完整的认识登山活动,并掌握基本的高海拔徒步节奏及注意事项,和营地搭建相关技能。所以本次课程主要分三天进行,6月16日进行适应性徒步,从四姑娘山镇-大海子营地,约15公里,海拔爬升至3800米。当天在大海子营地进行露营,此行露营的装备均由学校提供,极大的保障了学生的安全,也体现出学校和学院对休闲体育专业的大力支持。

经过16日的适应,17日全员从大海子营地徒步到达大峰大本营,海拔约4300米,通过每天的血氧监测,大家身体状态较好,高原反应症状尚在可接受范围,通过与向导沟通,认为大家均具备冲顶的身体条件。

18日凌晨3点,所有队员整装待发,向顶峰迈进。高海拔缺氧状态下平地行走都较为困难,但为了到达顶峰,此时队员们精神抖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爬,朝着目标坚定地前进。此刻,他们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人生的新高度!

天渐渐拂晓,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于当日6时,15位师生成功登顶四姑娘山大峰,并于8时安全下撤到大本营。在本次冲顶活动中,65岁的张军院长作为一名老登山队员,时隔35年再次登上雪山之巅,他的这种体育人精神极大的鼓舞了参加本次活动的师生,这也不仅仅是作为登山人对于雪山的执着和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张军院长对于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此外,王会娟副院长在前一天高反严重的情况下,仍坚持与师生共进退,成功登顶,也为师生作出正向积极的榜样,

登顶后在张军院长带领下,全体师生表达了对休闲体育专业的期许和学校的祝福。这一刻不仅对所有的队员是关键的时刻,对于休闲体育专业更是会被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你可以不去登山,但是心里一定要有一座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要赶路,要感受路。

休闲体育专业学生代表郭嘉铭同学表示: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有幸去到四姑娘山进行登山实训,将所学的知识和训练成果在实训中得以应用和提高,经过数月的针对性训练,练习长跑和体能特训,为成功登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登山过程中虽然有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的登上了四姑娘山。登山的过程有些艰辛,但给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体验,站在四姑娘山顶峰的那一刻,周身的疲劳都化作成功的喜悦。最后,祝愿学校奋进再谱华章,桃李盛放天下,也祝愿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再创佳绩,勇攀高峰。

王会娟副院长在登山前对学生说:休闲体育不应该循规蹈矩,休闲体育专业的认识可以从一座雪山开始。而这座雪山就是四姑娘山大峰。登山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登山需要队员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扶持、协作,这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希望大家在此次登山中可以有所收获,能够真正明白登山的意义,也在未来的山峰中越攀越高。

张军院长表示:此次成功登顶四姑娘山大峰意义重大,不仅体现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更体现出体育科技学院的人文情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可能。作为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同学们一定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多方面努力做到专业,像很多我们户外的前辈学习,不断攀登自己人生的高峰,将体育人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信息提供:丰鑫爽

统筹:曾文杰

编辑:李珊

图片:丰鑫爽、冯俊翰

视频:罗江兰、冯俊翰

抄送:丰鑫爽

初审:高栋

复审:郝淑新

终审:张军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