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团学动态 > 新闻动态

我校开展英语夏令营

发布日期:2019-11-06

由外语系学生报名组成的英语夏令营小老师队伍,在三下乡实践中,支援乡村的英语教学,在暑期扩展了孩子的课外生活,用歌声与舞蹈,让孩子在唱唱跳跳中把英语单词记得更加牢固,用各种形式让孩子们记住我们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与传统节日。


 

外语系17级英语三班邓琳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课外的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接触不一样的群体,可以认识到人性的多样,可以磨练年轻人太过分明的棱角,可以认识到社会上不同领域的生活方式和拥有一颗服务他人的心。这次支教活动,不仅是小朋友们在学习,更多的是我们这些“小老师”在向小朋友们学习,我们学会了耐心。我们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孩子的内心脆弱且稚嫩,很多玩笑和气话都不能直接对小朋友说,而是要换个委婉的方式,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在每节课中,有人负责准备教案,有人负责课堂授课,有人负责维持课堂秩序,有人负责小朋友的签到签退等。这些工作都缺一不可,并且需要团队每个成员的相互配合。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必须为团队着想,才能走得长远。

外语系17级英语四班黄婷婷

三下乡一开始是有点担心的,怕与小朋友们相处不好,怕与他们交流不够好,怕我们上课的内容没办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其实这些担忧与不安,在第一天就消失了。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发现小朋友们性格各异,有古灵精怪的,有乖巧的,又活泼的,也有内敛的。期间我们还去过两次工疗站。让我意识到这社会上有很多的人是需要我们的帮助,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给他们带来欢乐,这也是帮助他们的一种办法。也希望社会上的人不要对这类人投去异样的眼光,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总之,在这十天中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非常感谢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让我参加三下乡。让我发现社会上需要关爱的人很多,以后也要不忘初心,保持一颗热爱帮助的心。

外语系18级商务英语二班黄雯静

于我们来说,这一次的支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第一次当老师,在出发之前,我们也曾对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把握有些许怀疑,也曾害怕过,但是在每一次课里,我们都能够看到小朋友们对我们的微笑以及热情,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紧张感。此外,本次三下乡活动除了支教外还去了两次工疗站,与其说他们是残疾人士,不如说是还在成长的小朋友。也很开心当我们为工疗站的叔叔婶婶们表演唱歌跳舞节目以及玩互动小游戏的时候,他们都能够给我们热情的回应,也会认真地倾听我们说的话。让我磨炼地更加有耐心,宽容,理解他人,更是让我明白了人与人相处需要换位思考。

外语系17级英语三班李鑫

十天的课程我们通过教小朋友学习身体部位单词、各种动物单词、家庭关系单词等,再通过“单词听写趣味游戏”、日常简单用语、角色扮演来加深小朋友对单词的记忆,最后延伸至与动物有关的英文歌曲《Eensy Wensy Spider》、身体部位相关的英文歌曲《Hokey Pokey》以及感恩父母相关的手工课。通过我们轻松愉快式的教学,激起他们的学习英语兴趣,让孩子们意识到英语学习的简单快乐。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期待的颜色,突然发现自己确实像是个小老师了呢。小孩子是世界上最单纯美好的事物,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我想继续在短暂的大学生活里能和更多有意识的人一起,为我们系为我们学校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加油!

外语系18级日语一班张睿哲

三下乡”活动是我第一次接触社工这一为他人服务的工作,教小孩子也是我的第一次。我一开始是很期待的,期末考试完我们队还开了好几次会议,我感觉没什么问题。但是当我真的接触这些小孩子的时候,我才发现没这么简单。对小朋友一定要温柔,而且一定要有耐心。此外,我们还去附近的工疗站探望一些比较特殊的群体。在那里他们笑得很开心,但并不是嘲笑。我们在那里其实很轻松很自在,感觉我们跟他们没什么不同,可以一起疯一起闹,我们就像是玩了很久的朋友一样。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说没有别的学校的这么辛苦,收获可能也没有别的学校的多,但是我相信,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意义的事情。很感谢这次的活动,让我的暑假比别的同学更加丰富多彩。

外语系18级英语六班钟馥冰

此次三下乡主要是给小朋友上课,教他们英语和语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会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思考,怎样讲能让他们有兴趣并且学到这些知识,在教学的同时,我也在学习。下乡去了两次工疗院,那里的人们简简单单,很单纯,很快乐。第一次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第一次当老师,第一次去接触社会上真正需要关心的人们,去之前心中有忐忑,用心去做完这件事之后,心中多了一份责任和热枕,社会上还有更多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希望自己能保持最初参加活动的那份初心,如果明年有机会去更加边远的地区,我会继续报名参与,给需要我们关心的人们送去温度。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邮编:511370电话:020-82850018 团委办公室工作电话: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