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动态 > 团学资讯 > 正文

“提高社区品味,从垃圾分类开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2020-04-20

本项目由我校团委联系增城荔城街金竹社区共同开展,由金竹社区主办、共青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委员会承办,增城区禁毒协会、荔城街水利所、荔城街禁毒办协办。

2019127日早830分,我校受资助的三下乡四支队伍及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团委新媒体中心、主持人、歌唱协会等43名师生从学校租车出发,携带帐蓬、垃圾分类有关宣传资料、游戏礼品等,到达金竹社区,开展了一天的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金竹社区的居民们,围绕垃圾分类、禁毒及美丽河涌宣传开展“我当社区服务使者,你享和谐社区生活”志愿服务宣传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进行了系列的社区游园活动给当地居民送去冬日的关怀和温暖。

    该活动共分为两大环节,一是在本社区空地进行摆摊宣传,二是前往本社区居民家中及周边商铺进行入户宣传。在寒风中抵达社区后,在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对接分工后,志愿者们便开始拉横幅、搭建帐蓬,布置搭游戏摊位,在我校学生歌唱舞蹈表演后,便开始了垃圾分类的宣传,通过三个游戏摊位,我们总共进行了四个趣味游戏环节,两个问答游戏,一个辨认垃圾游戏,一个垃圾分类诗歌游戏,其中累计服务人次达到了该社区的3/5,主要有儿童和老年人前来参与。此活动达到了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目的,让居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引领居民积极投身于绿色生活当中,并助力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当日下午,我们进行了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总共分为四支队伍,两两队伍分工合作,分别是前往社区居民家中和围绕着该社区周边的商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我们对一些社区居民和商家及路人派发了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对于居民们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细心的讲解,通过入户宣传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促使居民了解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问题,引导居民们正确对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提高居民爱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的服务成果如下:

    一、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共建绿色美好家园。

    我们协助当地社区主办方,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了“垃圾小辨认”、“让我读一读垃圾分类”等趣味游戏,帮助当地居民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低碳绿色的社区氛围,同时也为建设美丽河涌注入文明力量,共同打造环保绿色社区。

    二、关注社区垃圾分类,传播绿色环保理念。

我们协助荔城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等单位,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大致共计派发宣传单张3000份,通过此环节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升了居民爱护环境的意识,弘扬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播了志愿服务理念,同时也激发了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

通过一天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我校志愿服务队伍及社区其他志愿服务工作人员一同进行垃圾分类、禁毒及美丽河涌的宣传实践,初步了解了金竹社区的基本情况,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以及该活动居民的满意反馈意见。我们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相关垃圾分类小知识为居民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为居民们送去冬日的关怀和温暖,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本项目第一次与荔城街金竹社区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该项目通过游戏互动和入户宣传两大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垃圾分类、禁毒及美丽河涌的宣传,从而达到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营造美好社区氛围。本次活动的创新点如下:

    一、形式上的创新:

本项目我们走出了校园,在社区加大力度宣传垃圾分类,让社区居民能清楚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游戏互动及入户宣传让居民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再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引领居民绿色生活。        

二、内容上的创新:

本项目我们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方式有两类,一是摆摊宣传,二是入户宣传,三是户外宣传,内容上丰富多彩,让居民通过游戏体验垃圾分类,了解更多有关垃圾分类的小知识,努力形成“服务居民,奉献社区”的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社区创下良好的基础。

我校在社区认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科学有序地推进垃圾分平,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通过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不仅弘扬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播了志愿服务理念,激发了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更加深了他们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认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营造出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河涌注入文明力量。通过大家的努力,居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得到了提高,更多居民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工作,并逐渐养成了习惯。大力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创建小区绿色环保舒适生活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再接再厉,使该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共青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委员会

 

                                             20191213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邮编:51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