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工作通知 > 正文

关于做好疫情冲击下广东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05-06

各地级以上市团委,省有关单位团(工)委,高等学校团委: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稳就业任务艰巨繁重。为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稳就业和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实团中央关于做好疫情冲击下青年就业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做好疫情冲击下广东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抓好三个就业服务专项

1.深入实施“展翅计划”广东共青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继续联合“易展翅”“南方人才网”“兼职猫”“智联招聘”“国聘行动”等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定期举办“展翅计划”空中双选会,全面畅通和优化线上网络招聘渠道。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继续开展“千校万岗”大中专学生就业帮扶行动,扩大岗位征集规模,建立人岗对接信息平台,就近就便为建档立卡应届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推荐服务。建设“易学堂”广东大学生职考在线培训平台,继续开发更多在线培训课程,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升学能力。开设“青年见习专区”,开发高质量见习岗位,帮助有灵活就业意向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顺利渡过择业困难期。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利用好各类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化动员能力,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做好专项活动的组织、信息传递和活动宣传,自主开展面向高校、中职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

2.扎实开展贫困家庭青年就业促进行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任务要求,积极协同扶贫办、人社等部门,重点面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存在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的贫困边缘人口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就业需求摸查调研,特别要聚焦未脱贫人口,在全省中职、中专、高职、技师学院中开发募集一批订单式学位,为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提供订单式学位。根据需求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岗位推荐以及人岗对接等,转移就业一批、本地就业一批,努力帮助其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要迅速行动起来,摸清需求底数,扎实开展贴合本地实际和青年需求的就业服务项目,针对建档立卡家庭青年开展脱贫攻坚专场就业帮扶活动

3.继续深化“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度“展翅计划”大学生暑期实习将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假期安排顺延,岗位征集和学生建档工作照常推进。各地市要结合地方复工复产秩序要求,按任务分配要求,高质量完成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基层一线等实习岗位开发;可结合属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开发针对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或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各高校要广泛动员在校生在“展翅计划”平台建档,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就近就便选择暑期实习;要加大对毕业生群体的发动力度,引导暂未就业的毕业生通过“展翅计划”实现就业或者开展岗位见习。各地、各高校可结合实际,开发兼职辅导员、职能部门学生助理、疫情防控岗等校内或机关窗口单位实(见)习岗位。

二、注重工作方式方法

要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把握工作重点,集中资源,高效做好疫情冲击下青年就业服务工作。一是创新工作方式。将线上与线下充分结合,当前情况下突出抓好线上服务,充分运用各级各类团属新媒体平台,做好信息传递和需求对接。二是把握三个工作重点。在普遍做好就业观引导、求职能力提升等基础工作的同时,针对当下青年的最迫切需求,突出抓好岗位信息提供和对接工作,并及时梳理、解读、传递党政有关稳就业政策。三是汇聚工作资源,统一行动。注重与青联、青企、青农会等各级团属社会组织的统筹协调,延伸团的工作手臂,促进资源共享、工作互补。注重整合各类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社会资源,同一品牌、统一行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强化规范管理,为青年提供更多元的就业服务。

三、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服务青年就业工作是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稳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按照工作路径指引,切实加强组织动员,责任落实到人,扎实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二)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宣传活动阵地,充分发挥好组织优势,服务青年促就业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主阵地作用,畅通信息渠道,让活动信息及时有效传达到位,让每一位有需求的青年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及参与活动。同时要做好工作典型的宣传报道。

(三)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各级团组织要全面推进青年促就业行动,面向重点青年群体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各地市团委要统筹安排好本地区服务青年就业工作,主动对接各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所属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动员优势,主办或协办各类服务青年就业服务活动,可根据各地实际开展地区人才、脱贫攻坚专场招聘活动。各高校团委要加强与就业指导部门联系,会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服务和对接工作,对本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要摸清底数,跟踪就业情况,开展针对性就业对接服务。各有关单位团(工)委要充分整合本系统工作资源,结合稳就业要求,积极动员所联系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发各类面向重点青年群体的就业岗位,为青年有序有效就业提供便利。

(四)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工作信息整理,建立就业信息报送长效工作机制。请各地市、高校团委和有关单位团(工)委于4月29日之前汇总本地区、本校、本系统开展就业招聘及就业能力提升活动情况并填写报送信息汇总表(附件2)。后续请于6月26日及11月26日前分别报送阶段性新增数据。地市及有关单位团(工)委请报送至团省委创就中心,高校团委请报送至团省委学校部。

 

附件:1.疫情冲击下广东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工作路径

      2.活动信息汇总表

 

团省委学校部联系人:罗  珂、景永斌

联系电话:020-87185614

工作邮箱:tswkjcx@163.com

 

团省委创就中心联系人:刘  敏、原斯敏

联系电话:020-37651600

作邮箱:tswcjzx@163.com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4月24日



附件1

 

疫情冲击下广东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

工作路径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冲击下青年就业工作,针对三类重点青年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参照团中央《疫情冲击下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工作路径》,根据广东实际,现提出以下工作思路,请各级团组织按照指引,扎实做好青年就业服务工作。

    一、针对高校、中职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以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重点,依托各类信息服务平台,面向毕业生开展就业岗位对接、技能培训、岗位见习等专项就业服务,面向在校学生开展社会实习、职业规划等职业训练活动,特别是要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有效提高就业水平。

1. 开展需求调研。深入调研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毕业生就业需求,积极与就业服务部门沟通对接,反映学生诉求,对接工作资源,主动参与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2. 募集就业岗位。广泛挖掘团属资源、整合社会资源,线上线下联动,持续加大全职、见习、实习等各类岗位募集力度。

    3. 促进岗位对接。举办“展翅计划”空中双选会,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利用团属新媒体平台,将就业信息及时精准推广至校园、传递给学生,着力畅通岗位供需渠道。

4. 开展就业指导。通过新媒体平台,重点就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当下求职关键内容,录制、直播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毕业生的线上求职成功率。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报名西部(山区)计划,到西部、到山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为有自主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帮扶。

5. 开展在线培训。通过“易学堂”广东大学生职考在线培训平台等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公务员、教师、专插本等职业考试和技能提升培训,助其提升就业能力

6. 助力青年见习。配合人社部门,积极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建立一批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有困难的青年就业见习。动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到“青年见习专区”找兼职,通过灵活就业的方式帮助其渡过择业困难期。

7. 开展暑期实习。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分区域分阶段实施“展翅计划”暑期实习,组织全省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实习。

8. 传递就业政策。重点关注、及时梳理党政有关扩大国企招聘、基层就业、招生入伍以及就业手续等方面的政策信息,通过在团属新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定向推送等方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和享受相关政策。

    二、针对建档立卡家庭青年就业帮扶工作

深化实施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通过开展调研摸底、结对帮扶、精准对接、跟踪服务等方式,围绕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家庭、存在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的边缘人口家庭的青壮年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1. 排查摸清底数。各地市团委、高校团委要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关部门及时掌握2020届、2021届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情况,要通过扶贫、人社部门及时掌握本地区,特别是所结对联系贫困村三类家庭青壮年就业需求情况,摸清底数并建立名册。

2. 开展结对帮扶。结合摸底情况,锁定帮扶对象,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依托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制度,与帮扶对象进行“面对面”就业意向交流,主动亮明团干部身份,并与帮扶对象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机制。

3. 提供就业帮助。在职业规划、技能培训、见习实习等方面,为帮扶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将就业有关信息及时“点对点”通知到帮扶对象。深入实施“千校万岗”大中专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和脱贫攻坚专场就业帮扶活动,开发优质工作岗位,建立人岗对接信息平台,就近就便为建档立卡应届毕业生和青年提供精准就业推荐服务

4. 开展技能培训。结合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民生培训工程等重点工作,积极协同扶贫办及人社部门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帮助其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5. 持续跟踪服务。定期掌握建档立卡家庭青年学生就业进展情况,动态了解困难和需求,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三、针对青年农民工就业工作

    立足引导青年农民工有序转移就业,着力加强青年农民工就业帮扶工作。

    1. 举办专场招聘会。联合劳动密集型大型企业、正规的第三方就业服务机构,针对青年农民工开展专场线上招聘。

2. 开展跨区域人岗对接。依托共青团组织力量,发挥团属青年企业家组织、青年创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对接服务。

3.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民生培训工程等重点工作,联合职业技工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及有条件的标杆企业,建设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分层次、多批次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结对帮扶要求,开展定向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4. 促进就近就业创业。开展政策宣传对接、培训指导等服务,支持暂时无法外出的乡村青年投入农业生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兴办特色种养殖业和规模养殖业,从事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直播直销等行业,促进乡村青年就地就近就业。深入推进“领头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领头雁企业吸收农民工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5. 提供关爱帮扶。针对疫情期间劳动关系风险加大问题,会同相关部门提供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工作。

    四、加强服务青年就业工作保障

    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机制、丰富项目载体等方式,为服务青年就业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1. 加强青年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通过自主开发、优化现有平台、依托社会资源等方式,打造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运营模式,提升运行质量,着力强化政策传递、岗位汇聚和就业指导供给能力。

    2. 加强青年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实施“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启动青年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待就业青年提供稳定见习实习岗位。

3. 加强青年就业信息工作机制建设。要加强工作信息整理,建立每周搜集、月度汇总、季度研判机制,着力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调度重点地区、重点群体开展相关工作。

4. 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就业服务品牌打造,吸引更多团内外资源,搭建各类青年就业服务项目,如实习见习、职业培训、就业推荐、创业扶持等,并有效形成完整就业服务闭环,为青年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完善创新青年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在疫情冲击下做好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工作,对于提升团的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聚焦重要群体,把准主要需求,讲究方式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分运用好共青团优势,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积极效应,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青年心中。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邮编:51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