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由团省委、省学联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23年3月至5月开展。为做好本次赛事的组织及参赛工作,现决定开展校级预赛,请各二级学院根据通知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做好学生参赛的专业指导与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作品类别
本次竞赛共设置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个类别。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
3. 科技发明制作: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其中,科技发明制作(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学生参赛条件
全校在校学生。
三、参赛截止时间
作品网上申报及纸质版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3月15日上午11点,逾期不予受理。
四、申报办法和程序
(一)作品申报
1.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院内选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赛作品类别,并择优推荐不少于20项作品。
2.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官方竞赛平台(https://www.gdqncxcy.com/;平台将于3月1日前上线)注册账号并进行申报。申报时须在作品内容中隐去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姓名、学校名称、校徽和其他可能透露参赛高校及个人资料的信息。
3.竞赛平台将于3月1日开放账号注册及作品申报功能,于3月20日24时关闭账号注册及作品申报功能,逾期未报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4.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作品、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作品要求
1.作品须符合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草案),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中的要求。
参赛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个人作品不超过3人、集体作品不超过10人。
2.请认真填写《作品申报书》,并在相应的栏目签具意见和盖章,参赛作品的《申报书》以及相关作品文本,打印一律用A4纸竖开双面打印、装订,一式四份,同时报送电子版至电子邮箱,纸质版交至团委处。
3.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暂不需提交实物或模型,待进入终审决赛后,再提交。但应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照片等相关支撑材料,以便书面评审。
4.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双面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论文不超8000字,调查报告不超15000字。
5.《申报书》A1、A2申报表中“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栏目,请指导老师签名;“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表格,推荐人应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
6.请各二级学院认真填写《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推荐作品汇总表》,并以学院为单位将此表格和作品于3月15日上午11:00前报送到学校团委处,电子版命名为“学院+挑战杯竞赛作品申报书”(电子版和纸质版均需要上报)。
五、校内评审
校团委将组织校内专家评审,入围校内复赛的作品需进行现场答辩(时间另行通知)。团委根据答辩结果评选出校内奖项,并于3月25日前择优推荐22项作品参加全省复赛。
六、奖项设置
校赛奖项设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若干;校赛获奖均可按照相关标准申请“第二课堂”学分。
联 系 人:刘晓丹
联系电话:17620801825
电子邮箱:gdstunion@163.com
联系地址: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团委
竞赛平台:http://gd.tiaozhanbei.net/
附件:关于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的通知
团 委
2023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