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登央视频 -
“龙”腾东方
守“狮”创新
广应科龙狮协会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地位。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地方院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构建地方院校非遗文化传承体系,是大学文化构建的根基,也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广应科龙狮协会继续传播好“中国醒狮”形象,增加校园活力,展现传统文化之美、感悟历史文化印记、讲述非遗文化精彩,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广应科龙狮协会在遵守宪法等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的基础上,挖掘对本协会有意向者的潜在能力,并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以促进其特长的发挥。秉持着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理念,本协会对内为龙狮会员营造良好的思想交流与相互学习的环境,对外则致力推广我校形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龙狮协会丰富广大广应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丰富校园文化,提高成员身体素质及社会交际、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此外协会还定期组织成员参加演出,以此成为我校与外校交流的平台之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广东醒狮,作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江三角洲一带的醒狮是广东舞狮的主流代表。立足大湾区建设,建设高质量社团,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龙狮协会的同学们一直坚持练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舞狮表演,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受这代年轻人的喜爱,把醒狮文化在校园中发扬光大。
一、迎新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吸纳新的年轻大学生是重中之重,也是一个社团发展的活力源泉。协会成员精心组织,开展社团迎新工作并召开社团成员大会。为增强社员之间的交流,多次组织团建活动,进一步加深社员之间的关系。
二、日常训练
广东醒狮融武术、舞蹈、音乐等,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于一体。2006年,广东醒狮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非遗的传统舞蹈类。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马步是醒狮的基本功,要完成醒狮的各种高难度动作,最重要的是通过长期扎稳马步,练就有力的双腿。从初学舞狮到拿到狮头,往往需要两三年时间。随着训练方法的改进,如今年轻的舞狮者在一年之内就可以拿到狮头。因为在学校的缘故,大家都是挤出课余时间训练。没有相关师资配备,社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摸索前行。
广东醒狮走进广应科校园,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几乎每天晚上在科技广场,舞狮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群大学生擂鼓、蹲马步、举狮头……这是我校的“第二课堂”时间,也是广应科龙狮协会的训练日常。
三、表演展示
广泛参与学校活动是展现社团风采的重要途径。协会非常重视学校的各类演出,积极准备参与其中,促进醒狮这个非遗传承进校园节,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每次一次展演机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实现路径,着力提高大学文化建设质量。先后参加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第一届学思苑文化活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2022年社团文化嘉年华,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第十九届田径运动会和第十八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体艺术季活动开幕式等。
四、合作与交流
广应科龙狮协会积极与其他社团、学校以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表演、交流活动等,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文化交流。与武术协会、管弦乐协会等合作,进行联合表演,丰富活动形式。此外,社团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增加社团在校园和社区中的影响力。通过积极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协会的表演水平和文化内涵。
总之,广应科龙狮协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组织架构、精心的活动规划、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积极的合作交流,更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广应科龙狮协会会继续奋发向上,同时欢迎各位加入龙狮协会,一起触摸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