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让我校大学生能更好将“博学笃行·经世致用 ”的校训贯彻到学与用之中。“点亮赤色凤凰”实践队组织了青年学生特色产业调研活动实践,于广东潮州开展为期五天的调研潮绣产业与茶产业活动。
2022年7月23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美术创意学院和文学与传媒学院跨院组成的“点亮赤色凤凰”实践队抵达广东省潮州市,拜访来自潮州历史悠久的潮绣文化基地----艺成刺绣。
“点亮赤色凤凰”实践团队由乔莹老师指导,王秀钿同学领队,成员有曾婷、苏泽微、辜丹侨、陈俊宏、文建朝同学。
潮绣与广绣被合称为“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潮绣以其独特的图案纹样、针法技巧和文化民俗意蕴在中国刺绣界占据重要席位。实践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现代服饰产业的冲击,潮绣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但与此同时,潮绣也产生了一定的变革。潮绣不再全部采用手工刺绣,而是会借助电脑绘图、缝纫机等来完成一些简单且需求量大的服饰、图案、作品,很好地适应了新经济发展。潮绣在变革的同时也不忘初心,一些传统的绣法,如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依然坚持着人工刺绣。
7月24日,实践队驱车前往潮州市凤凰镇,开启茶产业调研之旅。论起茶文化的历史,从古时唐代陆羽《茶经》的面世到唐中后期出现的一套完整的烹茶法,都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形成,随后在宋代出现的斗茶法更是将我国的茶文化推至高峰,茶叶也因此走进平常百姓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政府及民众越来越重视对我国茶文化精粹的保护和推广。不容置疑,潮汕地区有着优质的茶山资源,产自潮州凤凰山的凤凰单枞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茶叶是潮汕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每日必品茶已成为潮汕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之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大众媒介平台诸如微博、微信或者自媒体、APP 都可以作为窗口传播茶文化,尤其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力,它们在传承、传播传统非遗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已经被大众广泛认可。
由此,实践队来到茶的主要发源地--凤凰镇,借助实践队所学的知识,用时3天,跟随着一批凤凰茶从绿叶到成品的制作全过程,学习和拍摄了整套制茶流程——采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发酵、炒青、揉捻、烘焙。在拍摄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制茶工具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变革,变得更加先进、方便与细致。
感悟
本次三下乡,与其说是一次实践经历,不如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初见成员时,从陌生到熟悉,从见面时的官方问候到分别时的打打闹闹,从讨论拍摄脚本时的意见不合到讨论结束后的一拍即成,五个人十双手,合在一起,学会了携手同行,学会了相互扶持,彰显了团队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也让个人的能力得到提升、专业知识得到补充,这就是本次实践的无价财富。
通过此次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问、难题,都在大家的努力下携手克服。实践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收获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知识和经历。
三下乡期间,实践队不仅感受到了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大背景下,潮绣文化与功夫茶文化在曲折中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新兴活力,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和帮助之巨大。这个暑假,实践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广应科学子的风采与活力,至此,实践队的活动也告一段落了,但实践队坚信追梦不停、实践不息!青春不散场、梦想正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