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至24日,我校党史学习小组到达湛江市霞山区集合开展党史学习,在记录湛江市红色革命故事的同时,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当地居民对党史的认知情况,以及开展相关的党史教育。通过参观、采访和宣传本次实践活动,让更多人可以了解湛江人民抗法斗争史和粤桂边区革命斗争史。
团队详情
团队成员有来自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中法政学院、计算机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的4名学生,以及分别来自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名学生组成,7名学生专业特长各不相同,但因为都为湛江户籍学生,组成党史学习小组,希望使湛江的党史文化得到宣扬,并激发当地青少年习党史的积极性。
五个革命遗址
一、寸金公园革命烈士陵园
8月15日,党史宣传学习小组来到寸金公园革命烈士陵园,大致学习了湛江人民抗法斗争事迹,并了解到此次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广东人民3次大规模的爱国反帝斗争。
二、湛江市博物馆
8月16日,实践队来到湛江市博物馆,更深入的了解到粤桂边区革命斗争史和领略湛江市人民抗法精神,湛江各地爱国青年和进步教师的游行示威和英勇反抗,如今依旧被当地至全国人名牢记着。
三、林氏宗祠——交通联络站旧址
党史宣传学习小组于8月17日来到湛江交通联络站旧址之一的林氏宗祠。了解到抗日战争期间,湛江地下党以“单线联系分头负责,严守纪律,长期掩蔽”为方针建设起联络站,在艰苦的环境下仍奋斗在第一线,英勇斗争。这一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被学习和传承。
四、菉塘革命烈士陵园
8月18日,实践队到达菉塘革命烈士陵园,该地为1949年牺牲的菉塘村的12位烈士而建,旨在缅怀烈士,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缅怀先烈继往开来”十六字警示当地居民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五、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8月19日,是实践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的最后一站——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公馆内存放着大量法国殖民广州湾时期的物品,呈现出的相关文献中也记载着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民的生活状况,使小组成员对法国殖民时期的历史了解得更为透彻。
采访与调查
实践队成员们主动与当地居民沟通,采访当地居民有关党史了解情况的问题,同时制作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问卷结果的适用性。
①线下调查
②线上调查
③调查结果
通过对湛江市居民对当地党史了解情况抽样调查表明:
1.湛江市居民对党史学习的主动性较高,出于个人兴趣和对自身学习要求为主。
2.大部分湛江市居民对当地抗法斗争史和粤桂边区革命斗争史有所了解,有一定的党史知识储备。
3.湛江市党史学习教育途径多样,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拓宽学习党史学习教育途径。
④小组建议
1.湛江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高对党史教育的重视,以社区和学校为单位,开展党史教育相关活动,以此加强党史普及;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网络平台优质党史教育资源,融贯学、赛、讲等,全面开启“重走百年‘长征路’”党史学习教育,充分体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探索线上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搭建网络竞答、虚拟体验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下研学、走访寻访、实地调研、课堂教学、史料梳理、体验分享等方式汇聚学习教育成果;
2.要坚持用正确的党史观来学习党史和中国现代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因为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纷纷争着标领潮流的态势下,在学习中既能吸收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新鲜成果,又能避免错误观点的乘虚而入;
3.学习内容丰富化,以党史为中心,掌握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为前提,结合每次学习前一周的国内国际大事件进行迁移,用在党史中学习到的分析方法,来探讨现实问题,真正实现活学活用;
4.居民个人应主动了解和学习相关党史文化,提高个人思想觉悟,在享用社会资源的同时,只有铭记党史,才能更好地回馈社会。
党史知识竞赛
在本次主题为“重温党史革命,传承红色精神”的活动中,我们团队成员在广东湛江市霞山区菉塘村文化公园中的长廊摆放好纸牌跟礼品,通过党史问答竞赛等各种活动形式来激发湛江当地居民对党史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活跃的互动方式,让青年人更容易牢记我们党曾经走过的历程,不忘过去,牢记历史,汲取经验,展望未来。
活动从浅入深,让小朋友们和当地人民群众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到党的一个艰难成长史,更深刻地体会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与生命换取的,让大家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从我们的前辈手中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达到本次团日活动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