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砚洲岛,作为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本报告综合实地考察、数据分析以及小组内成员的讨论,旨在评估砚洲岛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为砚洲岛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砚洲岛自然环境特征
砚洲岛位于西江羚羊峡下游,与广利办事处和沙浦镇隔江相望,岛在江中心,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有自然冲积而成的沙滩2平方公里。砚洲岛地处西江中心,北望鼎湖山,南靠烂柯山,西临峡山、羚羊峡,山环水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一)地形地貌
砚洲岛在地貌学上叫“江心洲”,其形成主要受河道地形影响所致。在束窄河道,也就是西江羚羊峡的下游,河面展宽,水流分散,单宽流量减少,挟沙能力减弱,发生堆积而成。江心洲因常年出露水面,只有洪水泛滥时才被淹没,滩面又覆盖厚层细粒粘土,因此,它可以耕作、居住,故而得名。它的形态稳定,有时洲头还因壅水作用,使洪水沙泥淤落洲头,使沙洲向上游伸展。
(二)气候条件
砚洲岛为河流冲积型沙洲,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温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1℃,一年中最低月(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3℃,最高月(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8℃,年平均降雨量1620毫米,年平均湿度79%。
(三)多样性生物
砚州岛土地肥沃,花果树木四季常青,风光旖旎。有甘蔗、花生、肇实、头菜、玉米,有桃树、沙梨、龙眼、香蕉、仁面;有榕树、木棉、紫荆、葵树、竹等。
砚洲岛拥有大面积的草,村民们利用这个天然大草原饲养了许多水牛。西江,草原,水牛,鹭鸟,野花构成了砚洲岛“天苍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砚洲岛上鱼塘密布,自然排渠纵横,水环境资源优势显著。盛产肥美河鲜,有鲮鱼、鲑鱼、鱿、鳙四大家鱼,更独有三黎鱼、黄鱼、鲈鱼、鲶鱼、虾、蚬等。岛上鸟类众多,有禾花雀、水鸭、夜鹭、乌鸦、八哥、麻雀、黄莺、白头翁、叽叽喳、相思鸟等。
三、砚洲岛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砚洲岛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丰富的岛屿。但是,通过我们小组的实地考察与资料的查找及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岛上人类活动的增加,砚洲岛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砚洲岛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以下我们详细地分析了砚洲岛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并通过定量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潜在问题。
(一)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砚洲岛周边河域水质整体保持良好有些湖泊和河流达到了国家二类水的标准,但局部河域仍然因为人类的居住与生活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与前往砚洲岛实地考察同学进行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湖面上漂浮着许多生活垃圾。此外,调查的同学指出该地蚊虫肥硕且繁多,说明有足够静止水体进行繁育,水环境充足。通过网络上搜集的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发现近岸河域的溶解氧含量、p H值等指标基本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然而,部分河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偏高,这可能与周边养殖、农业活动以及生活污水排放有关。
(二)大气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砚洲岛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实地调查发现,岛上没有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气环境不受工业废气的污染。通过数据统计得知,岛上人口约三万人,全岛占地面积为6.32万平方公里,通过计算可得人口密度为0.47人每平方米。这个数值表明该地区人口非常稀疏,这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以带来较低的污染排放跟良好的空气质量,也可能因为缺乏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导致环境问题。
(三)土壤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得知砚洲岛旅游环境一般,未被完全开发,类似于古村落。池塘分布密集,种植了柠檬、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但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待提高,出现了一场大雨淹没一片玉米地的现象。
四、政府推进的砚洲岛生态保护措施
(一)生态保护政策制定
肇庆砚洲岛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此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的条例、规划、行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砚洲岛的专门立法,但根据中国的法律体系,砚洲岛的环境保护工作会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植被恢复与种植
砚洲岛积极实施植被恢复工程,积极抓住增绿护绿补绿黄金期,社会各界捐资出力。砚洲岛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植树活动,共种植黄花风铃木150多棵,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还推动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等各类主题林建设。
(三)水域生态修复
河道清淤,通过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和垃圾,从而改善河道的水质,提高水流的通畅性,为水生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对于水质较酸的河道,增加PH值,改善水环境,促进水生植物的恢复和繁衍。在前两者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与恢复工作,种植适合的水生植物,放养适量的水生植物,来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
(四)污染源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环保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的污染。通过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城乡生活污染处理。定期对砚洲岛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发现污染源进行排查并及时整治。
(五)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五、砚洲岛生态保护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水质保护问题
砚洲岛四面环水,水质保护尤为重要,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生生态系统。
(二)农业发展问题
砚洲岛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旅游业下,需要解决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做到农业发展跟生态之间的平衡。
(三)法律法规健全问题
目前,针对砚州岛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机制,是保护砚州岛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
(四)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保护砚洲岛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避免因旅游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及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有效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避免商业化带来的破坏。
(五)公众环保意识提高问题
需要提高当地社区和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六)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砚洲岛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需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居民生活质量。砚洲岛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等环境整治工作,以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初审:汤颖欣、叶钰婷
复审:乔景璇
终审:李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