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始建于2014年,是广东省最早一批开设本专业的民办高校之一,经过数年发展,教学成果丰硕,学子成绩亮眼。2022年新闻学专业课程《新闻评论》获批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新闻学专业获批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有深厚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人文与科学素养和较强团队合作精神,能扎实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以及新闻采访、评论、编辑等业务知识,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多媒体专业技能、广阔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结构,熟悉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突出的采写编评、新闻节目制作、文图视频呈现等工作能力,能在新闻传媒行业或者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采写编评、新媒体创意、宣传运营、后期制作等工作,适应融合媒体时代需要,会写作、能策划、善沟通、精制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学生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61.5学分,第二课堂10学分,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2.素质要求
综合素质:具备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品质,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具备以新闻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守新闻真实性等基本准则,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
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能够在新闻制作与传播活动过程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职业素质: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具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能够在新闻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在新闻实践中,能够积极面对挑战,注重团队协作,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媒介素养。
身心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
3.知识要求
学科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拥有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扎实掌握新闻学的学科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新闻采编与新闻传播问题。
学科基础:应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概念,如传播学原理、摄影基础、摄像技术、视觉传播概论、图形图像处理、社会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新闻报道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学科拓展:应了解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如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传媒伦理与法规等。他们需要了解不同学科对新闻传播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能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新闻报道和分析。
专业知识:扎实掌握新闻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进行从采、写、编到评论的一整套完整的新闻制作;能够发现有价值的热点新闻,进行深度挖掘、报道,最终作出理性客观的评价;同时擅长进行包括智能媒体在内的新媒体新闻传播,并能够用于解决现实的新闻制作与新闻传播问题。
专业基础:熟练掌握通识基础课程及新闻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深度报道等,并善于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加以研学,深入了解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熟悉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和角色。
专业拓展:应了解新闻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包括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媒体融合趋势、社交媒体的影响等。深入了解新闻行业的变革和挑战,具备应对新媒体环境的能力,能够运用新技术和新平台进行新闻报道和传播。
4. 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能够熟练掌握采写编评等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能力,有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数据调查与分析等基本方法,展开有目的的新闻传播研究,并提出新闻制作与新闻传播的解决方案。
新闻采写能力:应具备良好的新闻采写能力,包括快速获取和整理信息、撰写新闻稿件、进行采访和报道等。需要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能够准确、客观、简明地表达事实,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传播的新闻内容。
新闻编导能力:应具备新闻编导的基本能力,包括新闻报道的策划、组织和编辑。具备全面的新闻素材整理能力,能够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重要、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能够合理安排新闻报道的节奏和顺序,使其具有连贯性和吸引力。
摄录实践能力:在完成前期新闻采写后,能够熟练运用摄录设备加以可视化展示,并掌握较高水平的后期剪辑能力,从而完成新闻作品的有效传播。
团队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与突出的协作能力,在新闻采编发各环节中能处理好个人、团队和其他成员的关系,富有效率地完成针对性的新闻工作;同时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保证在工作中与客户有效展开跨文化沟通,提升就业主动性。
四、课程体系
新闻学专业课程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个性发展平台课程三大部分组成。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构成。专业教育平台课程由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四个部分构成。个性发展平台课程分为纪实创作方向、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和出镜记者方向三个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为: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深度报道、融合新闻导论、摄影摄像基础、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传播学原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
五、师资队伍
目前,新闻传播学系拥有专职教师55余人,教授8人,讲师2人,助教16人,具有博硕学位的教师占96%,拥有双师型的教师1人。师资团队思政水平高、学术成果丰硕、实践经验丰富。拥有获得中国新闻奖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人员配置科学合理,陆续获批省级教科研项目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多位教师累货各级别各类别赛事荣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良性互助,业已形成本科新闻学专业优势。
六、教学条件
1.教学与实验设备
新闻学专业拥有丰富的摄录实践资源,为学生配备了足量的摄像机、单反相机、无人机等专业器材。同时学院现有摄影实验室、虚拟演播室、视频直播室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5个,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2.实习基地
新闻学专业与社会各类传媒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就业互动关系,包括深圳报业集团、珠海电视台、鼎湖区融媒体中心以及多家知名传媒公司等。2023年10月,学院与与央广网智媒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揭牌广东省本科高校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暨“智慧融媒产学研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积极对接产业需求,与央广网共同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