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日语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创办于2007年,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拓宽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知识,坚持“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有赴日带薪实习项目。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企业的要求对接,培养校企无缝连接的“零适应期”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注重人文素养,培养热爱祖国、具有优良政治思想品质、熟练的日语语言技能、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熟练运用日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学制为4年,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获得应修168学分,并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人才培养项目中取得规定的10学分。
(一)素质要求
毕业要求1:具有优良政治思想品质、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学习和创新精神。
毕业要求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规范,工作责任心强,有合作精神。
毕业要求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毕业要求4:具有较高的语言感受能力、正确的语言情感、审美态度,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
(二)知识要求
毕业要求5:能够系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日语语言知识。
毕业要求6:掌握日本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相关知识,了解日本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基本情况。
毕业要求7:掌握日语课程性质、目标、实施、评价等基本课程知识。了解日语教学法主要流派知识、国家日语教育政策和发展动态。
(三)能力要求
毕业要求8: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备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从事一般外事、商务、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笔译和口译能力。
毕业要求9:具备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课程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进行日语教育教学的能力。
毕业要求10: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
(一)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二)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基础听力(日)、日语会话、日语阅读、日语写作、口译理论与实践、笔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法、翻译技术、日语视听说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语专业导论、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概况、中日文化比较等。
3.日语专业实践课程,包括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日本礼仪文化、商务日语、职场日语、国际商务日语谈判、国际贸易实务(日语)等。
(三)实践教学环节
1.通识教育实践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通识能力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事技能和劳动教育等实践教学课程。
2.学科专业基础及专业能力实训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特色课程课内综合实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具体实训项目如,日语视听说、日本礼仪文化、日语外贸函电、毕业论文写作指南等。
3.专业综合实践
1)切实组织学生实习,主要分为认知实习和企业实践教学。
2)毕业论文(设计)
五、师资队伍
日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 1人获得博士学位,9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1人博士在读),多位教师有日本留学经历,其中1位教授曾是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和讲座教授。毕业院校包括日本院校和国内“985”、“211”院校。
六、教学条件
近年来,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不断完善。现有语言实训室3个,智慧型同传实训室1个,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训室1个,可完成听力、视听说、口语、口译、笔译、翻译技术等相关课程。
日语专业现有10个实习基地,均是不同的领域优秀企业,其中也包括日企,为学生提供与日本人面对面工作的机会。
七、专业特色与就业前景
专业特色
1.在日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培养;强调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和专业竞赛提升实践和应用能力。
就业前景
1.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经贸、运营、销售等工作;
2.在日企从事翻译与管理工作;
3.考取教师资格证,在设有日语课程的中学从事日语教学工作;
4.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成为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