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探索语言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新视野-----访中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外国语学院院长,邓隽

发布日期:2024-12-20

在当今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广应科外国语学院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重要使命。

本期推文,我们将聚焦于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邓隽同志。一同探寻他在语言教育、学科建设、国际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理念与实践成果,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邓隽,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南充市人,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英语及英美语言理论、翻译理论现任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高校从教近40年,长期担任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等课程教学,近年来主要担任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语法、现代英语词汇学、语言学概论等课程教学。此外,还主持或参与多项不同级别教研(科研)项目,如“十一五”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重点教研课题、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等,曾多次获得不同层次教学奖、教学成果以及科研成果奖。

邓隽院长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六届大学生,那时,外语专业刚刚起步,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英语专业并认为当时读英语是件很光荣的事情,他认为英语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打开不同文化世界大门的钥匙。邓隽院长凭借多年的教育经验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和他们当时的区别,邓隽院长说“现在的学生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很多事情上,比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发展更为全面。但全面发展也需要有单方面精通的领域。


邓隽院长认为,“语言学习不为应试为应用”。为此,邓院长很早便提出过“英语+”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修满本专业的学分外,还需自主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共计16个学分。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让学习英语不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应用。外国语学院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一方面加强传统外语专业如英语、日语、法语等的内涵建设,不断更新课程体系,融入最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和文化动态。

在外国语学院我们不仅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让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水平。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能够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进而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邓隽院长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与世界各地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通过一些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语人才,使他们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现风采,更能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友好的桥梁。邓院长的目光的非常长远的,他一直坚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广应科外国语学院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案:邓隽、麦漫婷 初审:孙良雨 复审:吴闻 终审:邓隽



广应科外国语学院

广应科外国语学院

广应科校园服务

广应科校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