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外国语学院暑期主题教育融入“三下乡”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3-07-2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外国语学院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成立了社会实践队,2023年7月10-18日前往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开展暑期主题教育融入“三下乡”实践活动。

7月10日,在外国语学院党委罗月云副书记的组织带领下,社会实践队抵达新塘镇党群服务中心,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从新塘镇的党建发展历程和发展历史中,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

7月11日,罗月云副书记带领实践队前往瓜岭村古村落,在古德农创园负责人易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果蔬的相关知识,领略瓜岭村奇妙的秀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7月12日,实践队再次前往新塘镇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学习,并结合学习内容,充分运用当地党建资源,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大学生讲红色故事及新塘故事的活动,进一步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7月13日,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瓜岭村党群服务中心,与瓜岭村党支部黄未名书记开展了交流、合影,深入了解瓜岭村的历史背景,并从党建精神、党建作风和党建作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享与学习。随后,在瓜岭村黄建威委员的引领下,实践队前往当地困境儿童家中,对当地困境儿童进行慰问关怀,辅导功课,传递温暖传播爱,切实帮助受困儿童成长。

          


接下来几天,实践队前往瓜岭村松皋黄公祠,党委副书记罗月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她表示,瓜岭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是乡村振兴的示范点,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古老的侨乡变旧貌为新颜,古建筑、音乐、艺术、现代农业等相互融合,呈现出新时代乡村的特色,鼓励同学们学习瓜岭村好的做法,在校要扎实专业基础,将来为乡村振兴作出青春的贡献。实践队员们对本次暑期主题教育融入“三下乡”实践活动重要性表示强烈认同,并结束后立即投身于实践,紧锣密鼓筹备了助农直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决心。

  


直播的同时,罗月云副书记接受了增城电视台采访。她表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参与增城‘1+7+N’思政联盟暑期‘三下乡’,来到新塘镇瓜岭村古德农创园助农直播, 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基地’。结合研学实践讲好思政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基地成为学生乃至广大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努力提高新塘镇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立足镇内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讲好乡村振兴大讲堂,定期开展思政实践课程,引导大学生关注乡村、扎根基层,积极投身‘三农’事业。”

随后,社会实践队分两批分别跟随罗月云副书记与韩瑢老师前往黄埔军校和辛亥革命纪念馆。在罗副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先是步入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深思与回味孙中山先生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所带来的历史功绩。随后正式进入黄埔军校旧址,从此处简陋的设备中队员们深感当时物质条件的局限、教员与学生生活的俭朴,却抵挡不住一颗颗勇敢的心,为当时反抗外来侵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另外一批队员跟随韩瑢老师到达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大家在这片历史圣地中穿行、体验和耐心细致地参观,踏着先辈们的脚迹,感受这里的革命气息,感叹如今在党的领导下的美丽中国。

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队举行结营仪式。首先,由罗月云副书记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把主题教育学习转化成“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调研,了解到新塘镇的发展历史,并从它们的发展模式汲取到相关知识,为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出把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契机,要努力发挥同学们的桥梁的作用,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传达给其他学生,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本次暑期主题教育融入“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切实贯彻落实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勇敢尝试,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新塘镇和瓜岭村的实地践行,激发了实践队的革命精神,体现了在群众中厚植的为民情怀,练就了在实践中锻炼的过硬本领,磨砺了在行动中锤炼的坚强意志,作为红色故事“宣传员”,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乡土故事“热”起来,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文案:余小东 刘紫璇 图片:外国语学院提供 初审:谷玉萍 复审:罗月云 终审:单新荣

广应科外国语学院

广应科外国语学院

广应科校园服务

广应科校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