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理论、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12月12日学生处在肇庆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2024年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校级决赛实践技能——谈心谈话环节。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志新出席大赛,校内专家组成评委团,学生处处长胡斌、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全体辅导员、谈心谈话学生以及学生处相关工作人员观摩本次比赛。
大赛伊始,学生处罗婉仪老师介绍本次大赛的评委团成员以及赛制安排。谈心谈话环节是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谈话结束后,选手需结合谈话情况进行简短总结,分析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并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随后,比赛正式开始。荆文茜老师就“大四学生成绩不佳,就业困难以及想创业遭父母反对”情况进行谈话。她指出,学业是现阶段的首要大事,学生应以学业为重。针对学生的就业问题,她表示会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指导,并建议学生增加与家长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和支持。
黎越稀老师就“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的学生,无法适应学习生活中的差异”情况进行谈话,她聚焦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鼓励学生发掘个人兴趣爱好,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融入新的生活。
冯丹老师就“学生因与舍友支持的球队不统一而发生争执,表示想换宿舍”情况进行谈话,她聚焦学生与舍友发生的矛盾,为其详细分析换宿舍的利弊。同时鼓励学生直面问题,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并强调在沟通时注意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胡晴云老师就“家庭经济一般但爱好摄影的学生,经介绍获得无息贷款”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再从贷款平台是否正规、是否制定还款计划、平衡兴趣和学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张春雷老师就“学生与舍友发生矛盾,想要申请外宿”情况进行谈话,他首先帮助学生平复心情,再从交通安全、休息时间、学习等方面分析了外宿的弊端。
赵静雯老师就“学生因宿舍大功率电器被查,与老师发生冲突,且态度恶劣”情况进行谈话,她向学生表明,生活指导老师的行为属于职责范围内,而查处宿舍大功率电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安全。
闫秀老师就“学生因网络被诈骗了一万余元,情绪低迷”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表示关心,同时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进行社交。
陈嘉欢老师就“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家庭减轻压力,在找工作过程中被诈骗8000元”情况进行谈话,她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关怀,接着详细了解了诈骗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她教育学生应当通过正规平台找工作,同时也要注意以学业为重。
刘思仪老师就“成绩优异的学生因课程少而做起了代签代课”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随后明确告知学生代课代签属于违反校规的行为,并引导学生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上。
李奕勇老师就“学生因共享单车违规载人和自行购买的自行车未按规定停放而被通报”情况进行谈话,他首先向学生了解事件的缘由,并从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校规背后的意义,同时劝告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严格遵守校规。
王柏洁老师就“学生被发现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后,以学生干部态度恶劣等为由,在网上‘控诉’学校”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了安抚,随后解释校规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并教育学生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孙文霞老师就“学生经历考研失败与失恋双重打击,产生消极行为甚至轻生想法”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表达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切,并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状态,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策略。
李冰老师就“学生认为购买医保是自愿行为,不在校参保应退费,但其未提供不参保承诺书与相关证明”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了解了学生不愿参保的事由,随后向学生详细解释学校的参保和退费流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范司娴老师就“大一新生认为学校安排早晚自习的规定不合理”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向学生阐述学校设置早晚自习的必要性,并强调早晚自习不仅有助于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最后,她耐心指导学生应如何合理安排个人学习时间,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谷玉萍老师就“学生在公共区域拿泡面桶当烟灰缸吸烟,使用完放在直饮水机上不带走”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对学生抽烟的心理进行了解,并表明在公共领域抽烟是违反校规的行为。随后他向学生说明抽烟对自身以及他人健康的危害,规劝学生少吸烟。
邓张仁老师就“学生因打呼噜与舍友产生矛盾,调换宿舍后又发生矛盾,并提出再次调换宿舍要求”情况进行谈话,她通过倾听学生想法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并指出宿舍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遇到问题应先积极与舍友沟通,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谢思婷老师就“学生穿拖鞋和带早餐进课室,纪律委员多次提醒仍不悔改”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对学生的心理想法进行了解,同时说明这些行为对课堂纪律和其他同学的影响,协助调解学生与班委之间的关系。
陈颖因老师就“学生萌生利用 Chat-GPT 完成毕业论文的想法”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平复心情。随后,她向学生详细讲解学术规范,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工具,同时强调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朱嘉婧老师就“大三学生有难处而无法缴纳学费”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询问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学生本人的意见,再对学生进行关心和鼓励,并告知学生缓解家庭困难的相关政策,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许琳玉老师就“学生高考失利调剂到本校,入学后对学校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并有退学想法”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耐心询问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尽力安抚其情绪,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同时建议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及相关政策,以帮助其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郜捷老师就“学生因与父母发生争执而在宿舍拒绝进食、不参与课程”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询问了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的缘由,同时建议学生尝试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其专注现阶段的学业。
陈祥正老师就“学生为增加粉丝量而频繁转发未经核实、敏感或负面内容”情况进行谈话,他首先向学生强调作为公众人物应具备的责任意识,并指出公众人物需要考虑自己语言的影响力,应发布积极正面的言论。
陈思妍老师就“学生不适应学校集体生活,自开学以来每周三都以回家为理由请假”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请假的真正原因,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吉童童老师就“大一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很健康,不愿意参与学校心理普查测试”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了解学生对心理普查测试测试的认知,并向学生说明学校开展普查的用意,消除学生对普查的误解、偏见。
刘重逢老师就“学生在校内违规使用电动车被通报批评,并对学生与老师使用电动车的不同规定提出异议”情况进行谈话,他首先通过言语引导,肯定并接纳学生的感受,以此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同时向学生解释违规使用电动车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张亚茹老师就“退役士兵学生申请学费减免,但不符合申请条件”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倾听学生想法,与其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引导和鼓励来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并向学生普及相关政策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傅钰茜老师就“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多次请公假影响学习,可能面临挂科”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明白频繁请公假的后果,并引导学生向部门指导老师说明情况,减少任务量。
韩杰老师就“学生因在宿舍赌博被给予留校察看处分,从此无心向学”情况进行谈话,他首先处理学生的赌博思想遗留问题,强调处分并不应成为影响学习的理由,并主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黄建莲老师就“学生考研失败,逃避就业问题”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对学生之前的成就进行了肯定,随后循序渐进地了解其内心想法,并通过分享身边事例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的认知。
赖雯静老师就“大一学生平日总爱抱怨学校”情况进行谈话,她认为应妥善处理学生的消极情绪,防止负面情绪的累积,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持续跟进学生的情况。
张悦老师就“学生与恋人在宿舍楼下拥抱接吻,舍友认为该行为不雅观并进行反馈”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了解学生与其恋人的关系状况,同时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建立文明的恋爱关系,并鼓励其参与校园活动。
高慧老师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经历亲人意外去世的变故,产生悲观想法”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询问其家庭状况,并引导学生向前看。同时为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帮助。从日常情况出发,给予学生具体的帮扶,并动用同学之间的力量来支持该学生。
杨元雨老师就“学生因宿舍未关阳台灯被记违规,欲将此事发布到网上”情况进行谈话,她引导学生认识该行为的危害和学校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倡学生通过正确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反馈问题。
黄莹老师就“学生不注重个人卫生,舍友反馈无果,严重影响宿舍环境”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向该学生了解是否有特殊情况,然后明确指出个人卫生问题对宿舍环境的影响,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还会跟进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潘远珍老师就“学生对于教材订购不理解"的情况进行谈话,她首先安抚学生情绪,随后从教材更新换代快、教材是重要学习资源以及统一购买质量保障高等角度解释购买教材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积极与学校沟通,推动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最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志新在大赛上作总结讲话。她对各参赛辅导员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进行多角度的点评与细心指导。刘志新副校长指出,辅导员应不断深化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快速整合信息、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她表示,辅导员们在与学生日常谈心谈话中不仅要熟练掌握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更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感受,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她勉励全体辅导员们“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共同为学校的发展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