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心理高关怀学生分类干预工作指引》 专题培训会议

发布日期:2024-04-1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有关部署,做好高校心理高关怀学生管理与帮扶工作,及早预防与高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切实维护学生生命安全,进一步推进我校预警预防干预机制的完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处于2024年4月15日在肇庆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组织开展了《广东省高校心理高关怀学生分类干预工作指引》专题培训会议。党委刘志新副书记,学生处、校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人员,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参加专题培训会议,会议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卢小莲主任主持。

培训会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刘佳静老师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标准、精准分类干预、熟悉沟通技巧等三方面精准、全面解析了《广东省高校心理高关怀学生分类干预工作指引》文件,重点讲解了如何识别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对心理问题进行科学评估,如何理解、确定文件中对高关怀学生等级设置的“红色I 级、橙色II级、黄色III 级”三个关怀等级,并就如何按照问题严重程度逐级递减的原则,精准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刘老师还结合个人心理工作经验,为参加培训人员举例说明了面对三种等级的高关怀学生开展服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在做心理工作时的沟通技巧。强调无论是与家长沟通还是学生本人沟通,辅导员工作的全程均需认真倾听,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并充分表达理解与共情,提供情感支持。

随后,刘志新副书记就刘老师对文件的解读表示充分地肯定,并表示本次培训生动有趣,大大提升了现场学习效果。

最后,她就本次培训会议作出以下三点指示:

第一,要贯切落实本次专题培训文件。无论高关怀学生处于哪个等级,各二级学院从书记到辅导员,都要全面执行专题培训文件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等级的分级标准,结合工作实际,按需启动专项工作组,做好相关的工作。

第二,要加强提升学生心理沟通技能。提升沟通能力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的基础能力。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危机的具体情况,协调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参与专项工作组,共同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要重视家校联动的重要性,通过家校合作,迅速且有效开展工作,切实维护学生生命安全。

第三,要全面精准理解文件精神内容。做好心理高关怀学生的管理与帮扶工作,及早预防与高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是我校加强心理危机闭环管理,健全预警预防干预机制的重要举措。要对《广东省高校心理高关怀学生分类干预工作指引》文件全面精准理解,加强心理工作有关学习,提升心理咨询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预警预防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通过专题培训会议,提高了学校教职工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水平,为预防、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提供了指导策略,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成长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请选择
暂无数据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邮编:511370 电话:020-82850018 招生专线: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