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4-02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形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党委学生工作部于202542日上午在肇庆校区行政中心407会议室召开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张光宇校长、刘志新副校长,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发展规划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中青年骨干辅导员代表以及党委学生工作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胡斌部长主持。


会议伊始,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赵金钟教授提出要加快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注重学生知识传承、人格培养。

发展规划处巫国云老师作学校文化体系构建的专题报告,巫老师从学校文化的构成、学校文化体系构建的范例、我校文化体系构建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开展主题报告,巫老师讲到目前学校文化体系构建还需再完善学校宏观层面的理念、凝练与营造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作风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各专业资源,大力开发我校的宣传品与日用品等文创产品、加强各类室内场所文化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江凌教授强调,校园文化应涵盖思想政治、学术等多方面,特别是将红色文化深度渗透通过设置标志性雕塑、完善校史馆等方式,让红色文化在校园内随处可见。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宇围绕为国育才目标,提出结合三全育人、五育融合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针对师生参与度不均衡、特色品牌建设少等问题,希望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数字化品牌。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周育山提出优化校园布局,增加文化元素和科技展示,如设立双师型教师工作坊、科技伦理思辨活动等,将科技与艺术、传统非遗文化相结合,展现校园文化的新风貌。

法政学院党委书记林庆佳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活动,营造自主学习氛围,通过承包制、下放适宜工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计算机学院王锐珠老师强调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需将杨根思等英雄人物的精神融入校训、思政课等,通过评选杨根思精神践行者等活动,让英雄精神在校园内发扬光大。

法政学院戴江乐老师提出,应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家校及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成长与展示平台,增强家国意识。

外国语学院谷玉萍老师结合肇庆红色资源,提出实施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实践工程,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推广铁军精神,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美术创意学院顾传海老师从根基、环境、品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建议,强调融入精神、打造环境、建设品牌、完善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随后,刘志新副书记指出,校园文化建设需秉承“传承创新应用”的思路,并引入“三三制”理念,即“与传统相融合、与科技相融合、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有温度、有品味、有高度”“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她强调我校应围绕书院特色打造校园文化主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学校特色,同时注重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让文化以活文化形式展示,以体现“经世致用、博学笃行”的精神。


最后,张光宇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点

一是校园文化多层次结构。张光宇校长借助洋葱模型描绘了校园文化的多层次结构,从直观的校园环境到深层的文化口号、学生行为及制度规范,每一层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追求。

二是铁军文化传承与发展。铁军文化将以铁军精神为线索,依托学校已有的工作基础,考虑设立铁军讲堂,并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相结合,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激励师生坚定信念、勇于担当。

三是学院文化品牌的塑造。各学院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通过实践探索、课题研讨、文化活动等形式,深入挖掘和提炼学院文化内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学院文化品牌。

四是育人文化助学生成长。各部门要围绕育人文化展开相关工作,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文化、提升素养。

请选择
暂无数据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邮编:511370 电话:020-82850018 招生专线: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