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诚信主题征文三等奖作品—诚信

发布日期:2021-06-09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与人交流相处之时,我们必须用一颗诚信的心去对待,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真心朋友。常言道:人贵挚诚,言而有信。有此美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建设幸福之国。

诚信,是一种抽象意识形态的东西,它不像礼仪,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时刻刻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对于诚信,在我国古今中外皆有事例,一言既出,骊马难追。为人处事,安身立命。“曾子杀豚”,“一诺千金”的故事众人皆知,家喻户晓。可以说诚信是架构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沟通交际的桥梁。

诚信是为人之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曾子杀豚”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诚信的重要性;曾子为妻子哄骗儿子的一句戏言,执意杀猪保信,说到做到。曾子的言行是明智之举,一个家禽怎能和人的诚信相提并论,把一颗挚诚的心捧出来,让人参照、阅读。言必行,行必果,这才能使得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的信任,社会的认可。为父母者应如此,为朋友者应如此,为人师者更应如此。莎士比亚说过:“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诚信就像船的船桨,掌握着人生的航向;诚信也如同一把钥匙,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人与人之间敞开心扉,享受诚信之光带来的舒畅,让生活变得美好。

诚信是立业之基,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也是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信用经济,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诚信社会建设,企业、企业家在诚信社会建设中责任重大。我国商务诚信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今年的315晚会重点曝光的案例,涉及多个行业与产品,以及服务的违法违规行为。种种市场乱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诚信缺失,长期累积演变成危机,给用户、所在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大,涉事企业也有可能因此失去生存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越是特殊时期,企业家越要担当有为。要坚定理想信念,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做勇于创新的开拓者;要筑牢法治思维,做诚信守法经营的自律者;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义利兼顾的实践者。

诚信是立国之本,子曰:“民无信不立。”同样,国无信也不立,立国之本,诚信是最基本的条件。《史记》中有一则商鞅徒木立信的故事,讲的就是取信于民。秦孝公时期,商鞅任丞相,为了推行新的法令,让老百姓遵循,就必须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于是,商鞅想出一个方法,让人把三丈高的木头立在国都的南门,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予谁十金的赏赐。百姓感到奇怪,哪能这么容易就得到十金的赏赐,所以没有人去搬木头。随后,商鞅又发布命令,能搬者给予五十金的赏赐。有人个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马上就给了五十金,让老百姓相信了商鞅的言而有信,从而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行实施。自此故有:“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的赞扬。

现在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更应该强化诚信意识、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中国,这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社会稳定、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诚信”,有难迫之理,九鼎之重,千金之贵。恰似海滩上的一块色彩斑斓的贝亮,经受了海浪的冲刷,沙石的磨砺,依然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人类,也是在生活的海洋中经历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冲刷、洗涤、锤炼,才能铸成“诚信”之风范。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守信的人,对学生、对亲人、对同志、对社会,我们都坦开胸襟,诚实守信,从而营造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明媚春光。

 

供稿:20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  王智聪

编辑:艾国益

请选择
暂无数据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邮编:511370电话:020-82850018 招生专线: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