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防教育成果闪耀第九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

发布日期:2024-12-31

11 月 9 日上午,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九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在安徽师范大学隆重开幕。南京体育学院校长杨国庆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靖致欢迎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体育大学原校长陈佩杰教授致开幕辞。北京体育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杨桦教授等特邀专家以及 400 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此次盛会。

本次论坛以 “新时代体育发展的新动能” 为主题,旨在为中国体育博士及博士后搭建一个开放的科研成果交流平台。论坛共收到来自内地、港澳台和国外的近 900 篇征文投稿,最终有 370 篇论文入选参与会议交流。投稿数量和录用数量均创博士论坛设立以来新高,且本次论坛成果成功入选 2024 年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

我校作为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在此次论坛中斩获佳绩。体育科技学院黄东怡副教授、文学与传媒学院熊畅副教授、外国语学院韩瑢老师共同完成的《新时代高校体育与国防体育融合机制研究》和《论国防体育与尚武精神》两篇论文被论坛收录,黄东怡副教授在大会中作 “专题主报告”,强调体育与国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体育强国的真正动因在于体育本身就具有国防教育的专业价值。国防体育作为国防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国家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国民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风貌。尚武精神作为一种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于培养国民的国防意识、提升国家的整体国防能力意义重大。

从古至今,强健的体魄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条件。在古代,强壮的身躯发挥着多重重要作用。其一,它是农耕活动的主要劳动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更是保卫国家的核心战斗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强壮的国民,才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切实守卫领土完整。在当今时代,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既吃苦耐劳、拥有强壮体质,又潜心学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体育除了具有健身、娱乐、休闲功能外,其重要的功能就是“体育要服务于国防与军队建设,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坚实的体能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黄东怡副教授的 “专题主报告” 引起了中国体育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新时代高校体育与国防体育的有机融合,必将为实现强国梦培养一批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国防后备力量。

广应科前身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20年转设更名为现名。学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和肇庆两大校区。肇庆校区依山傍水,规划占地1500亩,分三期实施,一期二期已建成教育园,三期为科技园、四期为未来产业园和生态体育公园。学校下设14个二级教学单位,涵盖七大学科门类,提供47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近3.2万人。在校教职工1768人,广应科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与丰富的学科体系,成为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的重要支点,助力肇庆市开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高地一体化建设的新篇章。学校以产学研三位一体为发展理念,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广州都市圈,成为肇庆市科教走廊东进西延的重要枢纽和战略支点。通过构建“三园融合”模式,即以教育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为根基,科技园应用科研与技术研发为支撑,产业园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为依托,旨在打造应用型“双创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关联度高、融合度高、贡献度高的“三高”特色。

第九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的圆满落幕,不仅是对我国体育博士群体学术研究蓬勃生机与卓越成就的一次璀璨展示,也标志着我国在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我校荣幸地有两篇论文被该论坛收录,这一殊荣不仅深刻体现了我校学术团队的强大底蕴与深厚积累,更是对我校作为国防教育特色院校在体育与国防教育交叉融合领域探索中所取得的重大创新与突破的权威认可。这不仅是对我校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我们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防教育的深化实施所倾注的智慧与力量的生动展现。

请选择
暂无数据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邮编:511370电话:020-82850018 招生专线: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