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培育计划 第四期
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由广州画院发起中何泓朗国国家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共同参与主办。该项目以公益的模式,依托政府、专业机构的优势,整合民间各方资源,通过遴选毕业生精英,因材施教,借鉴画院主题创作经验,结合美院教育资源,实现多方联动,创新美术人才继续教育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开展培养教育,为广大青年艺术新秀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搭建与艺术名家学习的桥梁以及作品进入市场的通道,不断为中国美术行业输送优质人才。
本次入选人员来自不同省份和不同高校,包括港澳地区、九大美院以及其他高校的优秀才子,其中博士占比8%、研究生占比75%、入选全国美展人员占比10%、高校教师占比16%,均是艺术领域中有所成就的高质量艺术人才。
其中我院19级美术学何泓朗、黄桂芬两位同学成功入选“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训计划”(第四期)。

人物专访
何泓朗
收获最大的是进入青苗培育计划以后可以有更多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这次评选的结果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对自己正在探索的风格与绘画形式的一个肯定,对于我来说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对于本次的创作,我认为是自我风格的一个探索过程。从题材的选择、构图的安排、题材的拍摄、草图的设计再到最终画面的形成,都经过了很多次的调整。对于大幅画面的把握以及对自己正在探索的风格会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和困惑。贺院长、宣新明教授、李旭鹤老师、熊中华老师和庄宇星老师等等好几位提供了耐心指导的老师,解开了我许多困惑,给予我不少建议,提出不少冲击我的思维的观点,令我从不同维度对画面有新的理解。
通过探索的过程也算是有一些稚嫩的感悟:沉下心来画是关键,同时也要把内心打开,吸收不同的观点,让这些与自己实际想法不同的观点在脑子里尽情地辩驳,最后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部分作品
黄桂芬
黄桂芬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们,黄福昌老师、李旭鹤老师和宣新明教授,感谢他们的耐心指导,还有学院的培养与支持。
能进入青苗培育,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向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们学习,希望无论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眼界审美上,都可以超越自己,同时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一张好作品从一开始我觉得就是一个“困难”,从你要创作什么到寻找身边最感触最想画的画面,自己去拍去观察去挖掘,意向一定要明确,要好好研究某种生活的那种状态,挑一些有意味的细节进入画面,环境和人物之间有某种情感和状态上的对应,这些都是前期至关重要的工作与问题。再到草图阶段就要想着解决形象人物造型及色调问题,毕竟草图做的充实对后期制作至关重要,后期制作按草图从局部一点点地扩展,一定要非常的耐心,把一个个小细节做到位合在一起就是大细节好作品了。
对师弟师妹的建议:①一定要大胆勇敢地去投稿,相信自己主动就会有故事。②创作中无论你想表现什么,都要对你表现的生活状态做细致的观察,不能自己想当然。③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以画传情,落笔生花
用笔挥传日新月异
用色彩表达锦绣河山
让朝气似阳闪耀
愿美创学子再创佳绩
文案 | 林倩莉
排版 | 林倩莉
采访 | 林倩莉
照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审核 | 何思晓 苏嘉敏 彭彤
终审 | 邓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