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
一、专业简介和特色
专业简介:环境设计专业是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美术创意学院对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的文化产业链,和相关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形成融合共生、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产业集群,依托设计创意专业集群建设的支撑专业,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规模198人,专任教师9人,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之一。
专业特色:本专业建设遵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本思路,目前已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两个人才培养渠道,依托课程教学平台、课下工作室平台、企业实践平台实现专业教学,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职业素养良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环境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面向
专业集群名称及其地位 |
设计学 |
对接产业集群 |
环境创意艺术产业 |
对应相关行业(代码) |
建筑装饰和装修和其它建筑业50 、专业技术服务业74 |
||
对应职业类别(代码) |
建筑装饰人员6-29-04、专业化设计服务人员4-08-08 |
||
对应的工作岗位(群) |
室内设计师、园林景观设计师 |
||
对应职业(执业)资格 |
室内装饰设计师、景观设计师 |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以乡村振兴为特色,主要服务环境创意艺术产业,培养有深厚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人文与科学素养和较强团队合作精神,能扎实掌握室内外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专业知识,具有环境调研分析、环境设计实施、环境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能力,能够胜任室内外环境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与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掌握环境设计方法、熟悉装修材料与工艺、擅长施工现场管理、能够独立或团队协作完成设计方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环境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后的目标预期:
目标1.思想素质: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能够展现出良好的人生观、职业观与发展观,成为德才兼修的业内典范。
目标2.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熟练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与工作技能基础上,能够结合社会、法律、环境等非技术因素,创新性地开展室内外环境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成为所在领域的业务骨干。
目标3.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互联网创新思维与意识,具备一定的数字化环境设计、云设计服务、工程概算与管理等创新创业能力,并将其运用于具体项目的解决方案设计中。
目标4.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施工团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融入团队并发挥骨干作用。
目标5.职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渠道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自我更新与提升,适应环境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及职业竞争能力。
四、毕业要求
(一)综合素质
毕业要求1.综合素质:具备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品质,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
指标点 1.1 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指标点 1.2 道德素质: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指标点 1.3 职业素质:坚守职业道德,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指标点 1.4 身心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拥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知识要求
毕业要求2.学科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掌握环境设计专业知识,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指标点 2.1 学科基础:掌握设计造型基础、设计美学、工程制图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指标点 2.2 问题分析:掌握材料构造与应用、三维参数化设计、空间解析等设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和方案设计能力。
指标点 2.3 工具知识: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参数化设计等相关知识,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工具,能够针对专业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现实环境设计方案表达问题。
毕业要求3.专业知识:扎实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现实的空间规划、方案表达、工程概算及管理等问题。
指标点 3.1 专业基础:掌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支撑未来的专业学习与实践。
指标点 3.2 专业拓展:掌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植物造景等领域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支撑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能力要求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能够基于真实行业背景系统的识别、阐述、分析较为复杂的环境设计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 4.1 方法能力:有效运用环境调查、案例分析等基本方法,展开有目的的社会调研,并提出专业相关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 4.2 专业实践能力: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环境设计项目进行实践创新,实现有效的数字化环境设计实践,并具备针对不同行业分析其消费者行为,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
指标点 4.3 综合实践能力: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为解决实际的环境设计、概算、施工问题提出有效的决策支持。
指标点 4.4 设计开发能力:在考虑社会、安全、伦理、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基础上,能够创新地策划与实施基于环境设计服务的数字化运营活动。
(四)发展要求
毕业要求5.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团队协作过程中具备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尊重他人、诚信负责、懂包容和欣赏。
指标点 5.1 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处理好个人、团队和其他成员的关系, 在团队协作中,能够尊重他人,谦虚包容、懂得欣赏他人。
指标点 5.2 团队管理能力: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担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备责任感和诚信意识,能够承受压力。
毕业要求6.沟通交流:能够就环境设计专业问题与同伴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网络文案和设计平台内容,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 6.1专业沟通能力:具备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在专业学习与研究过程中与同伴及公众媒体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设计合理的交流方式,通过文字、表格、图像及语言进行有效表达与沟通。
指标点 6.2跨文化沟通交流: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7.创新思维:具备环境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同时具备一定的环境设计创新创业能力。
指标点 7.1:创新思维与意识:具备互联网创新思维与意识,善于捕捉发现环境设计行业前沿发展态势。
指标点 7.2:创新实践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创新性的开展环境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毕业要求8.终身学习: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指标点 8.1 终身学习意识:能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指标点 8.2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我管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具有适应社会和环境设计行业发展的能力。
五、课程体系
本专业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平台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课程,模块课程包括专业必修模块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集中实践性模块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课程。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主导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核心课程:CAD辅助设计、工程制图与识图、环境设计基础、装饰材料与预算、园林材料与施工、园林景观设计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写生、专业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9人,占90%。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6人,占比60%。其中2人为“双师型”教师,分别获得室内装饰设计师及室内设计师称号,并有多人有企业任职经历。
七、教学条件
本专业专用教学实验室(A)下设:图形设计实训室,三维设计实训室、环境设计专业课下工作室;教学多专业共享实验室(B)下设:数字媒体艺术实训室,摄影摄像实训室,陶艺实训室;教学专业使用公共机房(C)下设:1栋602机房,1栋407机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均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