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而行 教学有方
“冲一流”工程
系列交流会之五
教研讨论 精彩一刻
春华秋实又一载
我们总结这一年的收获和成长
积攒力量又将奔赴新一年
更好的出发!
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
2023年12月11日下午,美术创意学院邀请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代理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耿德法教授在博雅楼S2-901会议室开展《当代展览语境下的风景油画创作》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
美术创意学院院长贺锋林教授,党委书记邓铨副教授以及多名教师参加会议。
2023年12月11日下午14:30,“冲一流”工程系列交流会于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耿德法博士应邀到我校作《当代展览遇境下的风景油画创作》主题讲座。
本次讲座是“冲一流”工程系列交流会第五讲,主要以全国美展、全国综合性美展、全国油画展以及中国油画学会品牌性展览等作为样本分析。将理论讲授与作品分析相结合,从市美对象、语言特征、艺术观念等多个角度对展览作品进行剖析。
此次参与讲座的人员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耿晓慧,美术创意学院院长贺锋林教授,王劼老师、谢桐老师等多名骨干教师以及各位学生代表。
此次讲座由王劼老师进行讲座流程主持,并由美术创意学院院长贺锋林教授作学术总结。
耿德法老师·个人简介
耿德法:1986年生于山东兰陵,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代理系主任、副教授,硕上研究生导师,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02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重庆市油画学会理事。
颁发聘任证书·聘任仪式
美术创意学院院长贺锋林教授
为耿德法博士颁发聘书
并合影留念

学术分享进行时
会议开始王劼老师介绍了此次讲座的参会人员和耿德法博士,以及讲座主题和讲座主要内容。
由耿德法博士进行讲座交流分享。耿德法博士表示展览是学生,老师在艺术创作过程之后,非常关键的一环。认为我们的作品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更多层次,面向当代的语境,不同类型的展览,不同体质的展览。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更好的,更有可能性的让我们的作品得以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进行。
耿德法博士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为讲座的开端,从油画领域进行分析。耿德法博士的分析法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以一些作品里面的选题,语言特证,艺术观念等方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耿德法博士为多方面分析作了概述,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分别是:
一.获奖地区分布分析:
比较分析“地区”的获奖情况。
二.画面分析:
1.构成分析:①绘画语言 ②画面分格
2.画面尺寸数据分析:①画布形状 ②尺寸分析
三.题材分析:
1.人物题材。
2.风景题材。
3.静物题材。
4.其它题材。
四.部分青年艺术家部分作品分析。
耿德法博士将风景画进行两大分类,分别是自然与人文,其中还细分多种题材。通过图表的总结,再根据画面提出作品要具有的面貌。
耿德法博士提出,可以根据展览题目看作品取向。并介绍四大相关展览,分别是

耿德法博士以第四点可见之诗做为一个深度的样本剖析。对怎样了解风景画作了概述,指出了解风景画首先要了解风景画的各种可能性,语言表达,构成方式,作品表现等创作立意和时代特征。要探索边界,以及其可能性。
耿德法博士认为对于我们的师生,官方品牌性的展览这一块领域可能更适合我们的需要,所以以官方品牌的展览为主,作为我们的样本,通过分析的方式去讲解。
耿德法博士就此以三个方向进行区分。
首先是审美对象,耿德法博士指出对象是我们所选择的题材,在我们创作作品的时候,一定是要有非常清晰的一个主标和主题。
接着说到艺术语言,耿德法博士主要从艺术语言的图象化讲解。
并说明面对着官方提的展览的思想观念是相对来说比较聚焦,聚焦了一些我们中国文化、中国历情的一种表达。包括聚焦到我们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每民族地区、民族地域民族文化的一种镜像图示。
接着说到艺术语言,耿德法博士主要从艺术语言的图象化讲解。
并说明面对着官方提的展览的思想观念是相对来说比较聚焦,聚焦了一些我们中国文化、中国历情的一种表达。包括聚焦到我们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每民族地区、民族地域民族文化的一种镜像图示。
耿德法博士总结,作品思想是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甚至说是反思。耿德法博士问了三个问句,现实生活我们遭遇了什么?现实生活我们面临着什么?我们对现实生活如何的去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耿德法博士表明:这些都是我们对作品思想的一个阐释。
耿德法博士以比较具体的作品,对相关的三个总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去剖析。
根据这些作品的平面化与装饰线指出中国油画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它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些作品,都有非常浓郁的一些平面化和多样性的色彩。
根据色彩的构成和抽象色彩构成,指出每种风格都有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无论是写实还是表现。表现性的增强、抽象表现的风景、意象的表现都是成为了评委专家们早就探索过路径。
耿德法博士提出要带着问题,通过作品的分析去看作品。哪些作品你会喜欢,或不喜欢,哪些作品和你的作品会相契合,又是否能够从作品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嫁接作品中好的方面,学习和吸取有益的方面促进成长。
讲述作品画面运用综合材料,肌理,构成性的时候,耿德法博士提出颜色归类,告诉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一套颜色体系。
讲述作品画面运用色彩分割、几何化造型、降调处理的时候,耿德法博士提出作品降到了一个灰度的时候就要运用红和蓝或其它明显色彩点缀跳动评委的神经。
在讲述作品的同时,耿德法博士进行学术分享。作品可以是概括简约活动的笔触,保持简约的色彩;可以是区别于中国水墨画,运用抽象风景,平面化,几何分裂一样可以用来表现画面;可以是肌理做旧,表示文化变迁,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意向表现可以是泼辣性的,用笔干练,也是艺术有时需要的。
耿德法博士认为观念风景,具象写实是充满思想性的,观念性的,需要慢慢的成熟和表现。我们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提炼,加工,提纯和磨炼。运用表现性的表达,通过艺术家主观的处理进行呼应。
最后,耿德法博士表示一百个艺术家有一百个面貌,有各种题材的,各种画风的,根据审美对象的多样,语言特征的区别,思想观念的不同,通过这三个关键词,对当代展览遇境下的风景油画创作的面貌讲述。
最后由美术创意学院院长贺锋林教授
进行简要的学术总结

互动提问环节
学生提问
参加这种美展,我们需要去做什么?怎么去参加,它具体的一个流程是什么?
第一要关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官网官徽,第二要关注中国油画学会的官网和官微,都是标准化,展览路径就是关注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当然还有很多的内容可以也可以关注。
关注完以后,你就要准备作品,去体现这些展览,也需要同学们积极的和老师们交流。
老师提问
您分享的这个艺术家里面,大部分重点在介绍75后到95后,重点在95后比较年轻的艺术家,这个跟我以往在讲座里面听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我发现年轻的艺术家里面,有比较特别的点,就是他们图的图式比较新颖。构图或者是构制,使用的一些某一些手段或方法。您觉得接下来这些比较新的东西在作品里面的成效或占的比重会不会越来越高?
其实我说的图式东西可能多一些,是根据难易程度来说的,一般来说画面有很多的元素,例如图式的话,它是可以用来当主题的,例如我说的单段式的这种图式那个色彩相对来说是它是比较大框架的,很容易去移植,所以我讲多一些。作品为什么会在75后到95后,其实像一般这种,主力绝对是青年为主。但是呢话说回来,80后都已经40岁了,70后都已经50岁了。在当下他们在40岁左右,他们的创作力是非常旺盛的。
我们美创对于这个风景写生,风景画一直贯彻,那么比如说在一些基础的教学课堂当中,风景画重点应该放到哪一块,我们应怎么样着重的发力才能够使大三大四的同学有更好的一些创作,在画作中如何展现出来?
风景化基础,风景化理论,风景画创作,理论加实践,基础加语言加创作一体化的一套体系。一般来说有导向问题是出人才,出作品。作品就是一个创作,创作的路径需要基础的培养,应该有风景的横切画,开设风景素描课程,风景速写,水彩油画等一体化课程,最后可以画单色油画,黑白油画,限色油画等,从速写到素描,从单色到多色的一个过渡,是一个培养的基础逻辑,层层递进,是从基础到创作的关键一环,可以继续学习语言上的课程,多元的培养创设型人才。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构建。
受熏陶,受鼓舞
我们在引领中成长
敢乘风,敢向上
我们在未来写新章!

文案 | 陈绮蔓
摄影 | 吴凯茵
排版 | 蓝金荣
初审 | 杨舒晴 林春怡 陈君琳
复审 | 陈欣怡 吴增纯 杨栋樑
终审 | 邓铨老师 乔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