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人培方案论证会现场
近日,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行政中心307会议室,音乐学院成功召开了“2024年音乐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共同探讨音乐学院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策略,旨在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艺术应用型人才。与会专家都是长期在音乐教育一线工作的著名音乐教育家,论证会特邀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许新华教授,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周奇迅教授,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余虹教授,音乐学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查甫尧教授,民族音乐学家郭小刚博士等,学校吴舸常务副校长、李根珍校长助理出席论证会并给予指导及大力支持,博士生导师、音乐学院杨天君院长,罗月云副院长与学院青年教师一起参加论证会。
常务副校长吴舸出席会议并作出指示
学校吴舸常务副校长对音乐学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音乐学院的建设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音乐学院杨天君院长发言
音乐学院罗月云副院长发言
会议中,杨天君院长对各位校领导和专家教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目的和重点。他指出,应对广东、大湾区不同层次音乐文化人才极大需求,音乐学院要定位准确、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与学校应用科技相关专业联手,制定有特色、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优化整合课程,加强实践、实操能力,差异化培养、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全面需求。
特聘音乐理论家许新华教授发言
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以学而行,以音而悦,以美而蕴”的办学宗旨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OBE教学理念,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围绕确实落地的应用型教育培养人才。方案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中丰富的应用实践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多能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特聘音乐学家查甫尧教授发言
各学科带头人分别就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为了培养出更具有竞争力的音乐人才,必须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的应用方向,如学校与社会音乐教育、自媒体创业等,来指定目标,落实到实际应用场景。
声乐教育家余虹教授发言
同时,需要关注本专业的多元化发展,涵盖音乐理论、表演、创作、鉴赏等多个领域,加强跨专业合作;并结合大湾区的音乐产业发展需求,增设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钢琴教育家周奇迅教授发言
此外,方案还充分考虑了音乐学院的实际生源情况,加强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音乐比赛和实习合作,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民族音乐学家郭小刚博士发言
在会议中,青年教师们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心、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会议并负责资料编写整合、协助论证等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展示出了扎实的专业积累和优秀的执行能力。他们的热情投入和专业素质也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音乐学院人培方案论证会现场
此次会议不仅为音乐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水平,为未来的团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为广东的音乐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结束集体合影留念
论证会得到了校办、教务处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展望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秉承学校“博学笃行,经世致用”的校训,在学校的领导下,以人才培养中心,以目标导向为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推动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校 | 严晓悦
审核 | 杨天君、罗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