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教育始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广东省委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具体部署,7月24日下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携手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在广应科肇庆校区,共同举办乡村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暨“百千万工程”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专项培训启动仪式。
此次合作标志着三方在品牌共策和产学共研上打造了“校企会”合作模式,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度参与和坚定承诺,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仪式上,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执行校长张光宇、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麦愈强、广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谢小夏共同签署了共建乡村产业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一致同意秉承“长期合作、相互促进、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整合各自在教育设施、专业人才、产业运营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智库支撑。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执行校长张光宇教授表示,广应科成立“乡村产业学院”是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有益探索,更是聚焦广东“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他表示,广应科是一所“有梦想、有温度、有品位、有担当、能出彩”的学校,乡村产业学院的成立的宗旨是筑巢育才,引智引流,助力乡村享得到发展、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乡村产业学院将集合全校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聚焦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一批“实践在祖国大地”的新时代人才,为广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广应科动力。
乡村产业学院的成立,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一次创新尝试,打破了传统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将高等教育的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共建“乡村产业学院”,三方将在人才共育、品牌共策、产学共研、项目共推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根据协议内容,三方将联合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专项培训,通过“专业理论课程+乡村产业实训+方案设计+后续跟踪+优秀项目孵化支持”的全流程模式,实施“蜂巢计划”和“圆梦计划”,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数字经济人才、创新创业人才; 将结合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三方共同策划乡村品牌宣传,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乡村发展引流引智,引资引才;将共同推进基于乡村振兴的产学研,发挥学校教授和行业专家的智力优势构建农业智库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支持、市场运营支持和管理运营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三方将共同申报和承担各类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各级各类项目,整合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组建项目研究团队,创新项目开展模式,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当天,肇庆市鼎湖区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及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结对帮扶徐闻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骨干教师培训班,也在仪式上全面启动。来自两个培训班的近200名“乡村产业学院”的“黄埔一期”学员们,积极参与了此次培训和研讨活动,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根据《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精神,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与湛江市徐闻县结成帮扶关系,围绕培养优秀中小学校长、培养名优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集团化等任务对徐闻县开展基础教育帮扶。今年暑假,湛江市徐闻县各中小学的领导和骨干教师代表应邀齐聚广应科,依托学校正式揭牌的乡村产业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助推徐闻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朱铭恒
审核: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