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肇庆校区行政中心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6月份教学工作例会。吴舸常务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强调要以合格评估为导向,严守教学质量三大底线,推动教学改革纵深发展。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实践教学促进中心、实验实训中心负责人,教务处副处长,各二级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秘书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负责人肖伟才主持。
吴舸常务副校长指出,当前正值合格评估攻坚期,必须将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生命线,重点筑牢三大底线。
1.毕业论文抽检挂钩教学事故。针对2023届论文抽检中出现的如选题过于简单、研究工作量不足等严重不合格问题,学校将出台教学事故认定新规:两票不通过的论文,追究指导教师责任;三票不通过的,定性为重大教学事故,影响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要求各学院对2025届论文开展100%自查整改,杜绝“选题简单化”“分析表面化”等问题,确保“评估专家进校时每一篇论文都经得起检验”。
2.试卷规范执行“铁腕治理”,严禁黑笔阅卷、漏签名等低级错误,教研室需100%覆盖试卷复查。质评中心将对复查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屡次违规者按教学事故处理。“教师签名不是形式,是对学术尊严的守护”,吴校以亲身经历强调,“我曾一下午签千份试卷,手抖仍要坚持,因这是教师的责任底线。”
3.课堂秩序量化排名问责,持续抓“三规范”(教师授课、学生纪律、管理服务)。教务处每月公布到课率、调代课率、教研活动次数排名。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学院,扣减年度绩效,并纳入合格评估负面清单。
吴舸常务副校长提出,教学改革要服务人才培养大局,重点推进两项任务:1.实践学分改革落地攻坚。2022-2024级学生实践学分从15分增至24分,强化“3+1”集中实践教学(即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践)。要求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制定方案,如工科强化实训基地对接,文科侧重社会调研。“3+1不是数字游戏”,吴校强调,“2027年合格评估时,专家要看的是学生真实能力提升,各学院必须让实践教学见实效!”
微专业与特色班“放权搞活”,莲花书院特色班(6月10日申报截止)、微专业(人工智能等4个试点学院)实行学院自主招生,用好1.5倍工作量激励政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吴校鼓励学院创新宣传方式:“到食堂发传单、进教室宣讲都可以,招不到学生,院长要向学校说明原因!”
针对毕业季关键节点,吴舸常务副校长作出专项部署:毕业资格审核“清零行动”。6月17日前完成审核,重点关注论文/学分未通过学生,要求学院建立“一人一策”帮扶档案,防范心理危机。“延毕学生收费争议需耐心解释”:未完成学年教学计划者,按学分制标准收费,“这不是学校牟利,是对教育公平的维护”。6月27-28日举行校区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恰逢建校25周年。要求各部门协同保障典礼“零差错”,展现“迁址肇庆、跨越发展”的办学成果。
会议明确期末重点任务分工:教务处6月12日前收齐新专业申报书,6月17日汇总学科竞赛获奖数据;质评中心开展试卷命题质量专项检查,督导听课覆盖所有出卷教师;各二级学院6月10日前提交实习基地清单,6月12日完成微专业招生宣传。
吴舸常务副校长最后强调:“合格评估没有旁观者,请各二级学院把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教师,谁在质量底线上‘掉链子’,学校就在问责上‘动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