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系部新闻

推普进行时 | “共铸语言,推普棉洋”

发布日期:2023-09-04

共铸语言

推普棉洋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响应共青团中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美术创意学院“融媒体”推普实践队在曹东妮老师的带领下,12名大学生奔赴梅州市五华县进行推普实践活动。



推普调查


  7月12号早上,“融媒体”推普实践队在梅州五华县棉洋镇开展推普调查,了解当地群众的语言文字掌握和使用情况。但是调查开展初期并不顺利,近年来国民反诈骗意识不断提高,民众对陌生人的调查问卷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从而导致调查问卷活动开展困难重重。

  恰巧实践队在途中途径警察局,与警察协商合作,使得调查问卷顺利开展。


  实践队通过唠家常等方式,了解群众普通话使用情况,并指导群众填写调查问卷。

  在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老乡,他们用家乡的方言来拉近团队与群众的距离,虽然他们沟通的其乐融融,但是团队其他人却是听得一头雾水,我们成员也尝试使用其他语言与群众沟通,发现都是交流困难。通过此事体现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也让群众认识到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在调研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从未学过普通话的老人,团队成员还用普通话教他们讲“我爱中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普通话的意义与乐趣。


普通话推广课程



  一个人的影子无法铺满大地,但有些声音可以传得很远。在调研之余,实践队还开展了许多关于普通话推广的课程。



  “中国美术史”,为了丰富普通话推广的内容,我们充分挖掘美术史里的中国故事,用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团队成员周永逸带领学生领略徐悲鸿在画作中歌颂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讲述了徐悲鸿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始终秉持着弘扬中华文化的信念,以徐悲鸿的言行和艺术作品为例,强调了普通话在文化传播、交流和理解中的重要性。听完徐悲鸿的故事,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他那挥毫泼墨的身影,感受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热爱。




互动交流


  “华夏同音”课程开始时设置了用不同地方方言进行交流最后发现交流无效的情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团队成员陈晓瀚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四个方面向学生阐明了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接着引入普通话与规范字的内容,讲述普通话的定义以及普通话的小故事,让同学们知道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在于消除方言隔阂,不在于消除方言鼓励同学们平时勇于使用普通话交流。通过互动的方式,如“你划我猜”“绕口令”等趣味小游戏,加强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加深对汉字的熟悉程度。“字”始“字”终,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中国书法与中华经典诵读”从“书法文化的起源”讲到“文房四宝”,团队成员杨蓓蓓开始示范书写汉字,随着墨香弥漫,学生们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每一笔每一画都是心灵的呼吸,让他们在书写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衡。通过书法练习,学生们也更加熟悉汉字的结构、部首和笔画。

  同学们聆听着团队成员杨栋樑优美的诗歌之声,大家沉浸在一片浓郁的文学氛围中。当同学们读起那些充满诗意的文字时,那种与诗歌相融的感觉仿佛将他们带进了一个奇妙而魔幻的世界,他们尽情享受着语言的魅力。



  通过对诗词理解和畅读,开始了书法的练习,同学们将符合国画意境的诗词用毛笔字的形式题字到国画作品上,最终完成一副有字有画的国画作品。


 “锦灰堆”团队成员周永逸带领同学们认识锦灰堆及其发展历史,围绕文字构图形式,选用同学们自己名字的书法外形,利用多种素材在画面上进行粘贴。这节课既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的构成,结合书法的结构,又了解字的新艺术表达方式。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推普的重要一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此次推普的思想路线。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与推普相结合,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深走实,汇聚起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发展实绩。




与你相伴

言传身教

普及普通话

由此展开美丽的篇章!


排版 | 陈君琳

资料提供 | “融媒体”推普实践队

初审 | 林倩莉 陈姝然 何欣仪

终审 | 顾传海老师 曹东妮老师




官方公众号